《杨修之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杨修之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0 21: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导入语 一个是雄才大略、文武俱通的豪雄,一个是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人杰;一个手握大权,一个恃才放旷——他们就是曹操和杨修。
当这两个人产生矛盾并且碰撞出火花时,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同学们,请随我打开课本,走进《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共120回。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这部著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本文节选自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时间:公元219年夏。地点:阳平关外。学习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1、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鸡肋 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叱退
心恶之 佯惊
曹丕 麾军
高阜 拈弓

2、按拼音填汉字
①竟取匙与众食qì
②操因疑修zèn 害曹丕。
③延弃弓chāo 刀。讫谮绰lèishìshuòchìwùyángpīhuīfùniān检查预习数犯曹操之忌( )( )
适庖官进鸡汤( )
人皆不晓其意( )
丕如其言( )
植然其言( )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 正逢屡次禁忌明白依照认为对只要 就3、解释画线部分意义整体感知:
  1、杨修为什么事被杀?道破“鸡肋”含义,“造言乱军”想一想:
  2、人才难得,为这么一件小事杀人,是否过于小题大做?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借口“鸡肋”一事杀了杨修。文本链接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杨修死因是因为“恃才放旷”,又遭曹操忌才,所以在征汉中时被曹操借口“鸡肋”一事杀害。其实不然,历史上的杨修并没有死于汉中,而且杨修的死更多地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他拥有的才华。他的死因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政治上的两大因素:
1、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
2、杨彪、杨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观念与曹魏政权的利益有冲突。例如:杨彪的夫人是袁术的女儿,杨修是袁术的外孙;而在政治观念方面,杨彪和杨修又都与孔融等一路。
3、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曹操分别有什么心理反应?1、改建花园大门2、分食塞北酥饼心忌之心恶之3、点破“梦中杀人”愈恶之4、告发曹丕阴事愈恶之5、教曹植斩门吏操大怒6、为曹植作“答教”欲杀之说一说:4、杨修死因,曹操自是心知肚明,但杨修却未必尽知,聪明的同学,你知道吗?主公,我何罪之有哇?1、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
2、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嫉妒他的才能。
3、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中,在曹丕已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小结曹操杀杨修的阴险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建园门、梦中杀人、自言“鸡肋”……每次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曹操如何能对杨修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后来杨修告发曹丕阴事,教植斩门吏和为植作答教三事,这表明他已深深地卷入宫廷争斗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接班人,反对曹丕即位。而此时,曹丕已得势,曹操深知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身后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小结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围绕“杨修被杀”的前后经过展开情节。思路是从杨修被杀写起,再用“原来”二字开始插叙杨修屡犯曹操大忌,尤其是最后三条触犯曹操之大忌的情况,再顺序杨修被杀之后的情况。
本文写作上主要有三个特点:1、精巧的布局;2、典型的人物性格;3、精妙的插叙运用。小结 杨修,一方面在判断事物时思维敏捷,才智过人,能深知曹操的用意;另一方面,他恃才放旷、目中无人,不知事情的轻重(日常生活的小事与属于政治活动的大事不分),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藏吴质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
曹操,一方面在待人接物上常故意乱乱人耳目,显得虚伪奸诈;另一方面,他在选用接班人上再三斟酌,确定不用曹植后,就想方设法剪除曹植的羽翼——杨修这一危险人物,又表现他的深谋远虑。《三国演义》的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对曹操的贬低有不少是虚构的,我们应该正确地评价历史中的曹操。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深刻反思:
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我们青少年从杨修之死中应该明白些什么?处事勿效曹操阴险狡诈为人莫学杨修恃才放旷结束语 因为,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小说中的杨修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如果我们用功利的目光审视杨修,那么他的举止令人费解,无疑是自取灭亡。然而在杨修身上,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什么是个性飞扬。斯人已逝,作为生者,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试一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杨修撰写两句对仗整齐的墓志铭。示例:
聪慧机智知识渊博可谓英才

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终尝苦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