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1 07: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弗兰西斯·培根牛顿伏尔泰康德达尔文世界十大思想家第8课 百家争鸣一、老子 阅读书本P36,完成下面的表格。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学派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顺应自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李耳看图讲故事《塞翁失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
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一、老子二、孔子 请阅读课本P36-37页,完成孔子名片的介绍春秋后期鲁国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实行德政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论语》弟子整理其言行而成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教育成就 因材施教。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育成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知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要有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文化成就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整理古籍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三、百家争鸣1、何谓“百家”?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这里主要指的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2、 “诸子百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3、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荀子战国墨子庄子韩非子战国战国战国战国“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兼爱”、“非攻”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改革;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孟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三、百家争鸣连一连孔子庄子孟子墨子民贵君轻道法自然兼爱,非攻因材施教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我们学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儒家法家道家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
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
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方式四:…… 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是某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亚圣”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战国“至圣先师”“仁”,实行德政,有教无类等,“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礼治”顺其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顺应民意兼爱,非攻,尚贤,节俭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武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道圣”春秋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孔子老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
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百家争鸣法家!一、因为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
二、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三、百家争鸣5、 “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地主阶级的兴起,周朝旧制度的崩溃等),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6、“诸子百家”如何“争鸣”?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7、“诸子百家” “争鸣”使当时社会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三、百家争鸣8、 什么是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当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 9、“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2)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 (1)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8课 百家争鸣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师生共勉: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C.《论语》D.《诗经》
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6.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BCDABD课堂练习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C8.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B9.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A课堂练习10.商鞅实行变法是哪家思想的具体实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D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2.如果想了解孔子的言行,应查阅的书籍是( )
A.《孔子》 ?? B.《诗经》 C.《论语》? ? D.《春秋》CC课堂练习13.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C14.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了何人的言论(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15.如果是在现代,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最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CB16.下列诸子百家中,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 ( )
A.儒家与道家 B.墨家与道家 C.儒家与兵家 D.儒家与法家D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课堂练习材料二: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1)两则材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简要分析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1)“兼爱”“非攻”。
(2)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平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战争、批评战争破坏生产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
18.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
军事天地:孙武; 自然与环境:孟子;(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课堂练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