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光武中兴1.西汉是被谁在哪一年灭亡的?
2.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光武中兴的原因有哪些?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西汉后期政局 汉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 ? ??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王莽农民大起义刘秀
(汉光武帝)东汉初期社会现状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译文: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 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东汉初,光武帝面临什么样的社会局面?战乱不止,
统治残暴,
社会动荡不安。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
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
逃犯,政府公告免罪, 放心回家。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以贪污罪处死贪赃 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
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
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光武帝初年,全国户籍人口仅有1000多万,到了公元57年,已达2100万。公元105年时,达到5300多万,已接近西汉盛世水平(5959万),这个人口数字与后来的盛唐时期不相上下。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有何影响?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即位时的年龄平9.5岁。平均寿命24岁。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皇帝早逝幼主继位外戚专权皇帝长大诛杀外戚宦官得宠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外戚宦官交替争权东汉中后期宦官外戚争权简表梁冀,先后立过3个皇帝,一家中7人封侯,出
了3个皇后、6个贵人、2个大将军、有3个驸马;
其家产达30多亿,相当于国库一年租税的一半。
汉质帝因说他是“跋扈将军”,而被毒死。汉灵帝称宦官张让为父亲,称宦官赵忠为母亲。其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横征暴敛,拍卖官爵,权势无边。外戚宦官专权表现黄巾起义1.黄巾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2.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性质。
3.黄巾起义名称的由来、结果和影响。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1、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朽,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2、自然灾害频发。
张角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他以宗教为形式,以免费行医治病为手段,组织了义军三四十万,编成了36方,各设统帅,在衙门上标记“甲子”,作为将来的攻击目标和进攻时间,并向群众广为宣传黄巾军的预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的特点起义军所到得之处,烧官府,杀官吏,攻打地主的城堡,吓得郡县长官纷纷逃走。而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穷苦百姓热烈响应。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遭到严厉打击之下的统治阶级,暂时调和统治阶级的矛盾,联合各地豪强武装,扑向起义军。由于缺乏军事斗争经验,力量分散,经过9个月的浴血奋战,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被血腥镇压。黄巾起义的失败东汉的灭亡一、东汉的建立
1.建立者:光武帝刘秀
2.都城:洛阳
二、“光武中兴”的原因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2.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3.缓和民族矛盾。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时间:东汉中期以后
2.影响:使东汉走向衰亡。四、黄巾起义
1.爆发原因
(1)统治腐败;
(2)灾害多发。
2.时间:184年
3.领导人:张角
4.性质: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5.结果:失败
6.影响:打击了东汉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