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4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鸦片战争课件(4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1 16: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鸦片战争
(The Opium War)
1840-184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1、中国与欧美历史发展的差异君主专制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事落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闭关锁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坚船利炮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经济迅猛发展侵略扩张不同思考题:
阅读材料,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对外侵略政策的必然性。
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中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旋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运动1> 正常中英贸易中国顺差(出超) 英国逆差(入超)原因影响:表面:闭关锁国根源:自然经济抵制不符合英国利益2> 鸦片走私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走私鸦片。50—100公斤/箱
2> 鸦片走私扭转贸易逆差(掠夺)敲开中国大门危害:白银外流、百业萧条、身心健康、政治更腐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运动1> 正常中英贸易中国顺差(出超) 英国逆差(入超)2> 鸦片走私原因直接:根本:扭转贸易逆差(掠夺)敲开中国大门危害:白银外流、百业萧条、身心健康、政治腐败3> 禁烟运动措施:整顿海防、惩治贪官、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禁烟斗争、反侵略斗争胜利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二、鸦片战争1、英国挑起战争标志:1840年英国封锁珠江口性质:侵略战争2、过程(1840 —1842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原因:
根本: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
和海外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主要:清政府的衰落
(战前的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
均比英国等欧美国家落后);
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导火线)
又从根本上断绝了非法的鸦片贸易这条罪恶的“商路”。 南京广州厦门鸡笼宁波定海镇江 海龄镇江吴淞上海镇海 裕谦定 海 三总兵镇海封锁珠江口进犯广东、福建、台湾,攻占定海进抵白河口1840年1841年 扩大战争攻占广州(陈连升.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侵占香港岛攻占定海(定海三总兵)进占镇海(裕谦)1842年进犯吴淞(陈化成)8月 进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天津攻占镇江(海龄)封锁珠江口 鸦片战争爆发8月进抵南京下关 清政府屈服求和第二阶段:1841年 ——1842年
第一阶段: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经过二、鸦片战争1、英国挑起战争标志:1840年英国封锁珠江口原因:根本,主要,直接
性质:侵略战争2、过程(1840 —1842年)1841年 扩大侵略:攻占广州(陈连生、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侵占香港岛, 攻占定海(定海三总兵),进占镇海(欲谦)1842年 进犯吴淞(陈化成),攻占镇江(海龄) 8月 进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1840年 封锁珠江口,进犯广东、福建、台湾,进抵白河口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返回首页 3、鸦片战争的结果:
近代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1、中英《南京条约》
2、《南京条约》附件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3、中美《望厦条约》
4、中法《黄埔条约》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对中国人民掠夺,更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
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的相关内容和影响: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政治腐败;自然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
主观原因:统治集团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没落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资本主义。四、鸦片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变化中国是以个独立自主的专制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鸦片战争的影响2、主要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反封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3、革命任务变化四、鸦片战争的影响消极影响(1)社会性质变化(2)主要矛盾变化(3)革命任务变化积极影响(1)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对比中国:
英国:专制社会晚期,危机四伏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打开中国的市场禁烟运动英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
清政府禁烟的目的:扭转贸易逆差维护清朝统治经 过第一阶段:1840年
第二阶段:1841年,侵占香港岛
第三阶段:1842年中国战败的原因:总结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遭到拒绝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的侵华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洋务运动由此开始。课堂检测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AB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AB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6.“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盲目自大、闭目塞听DD7. 近代西方列强侵占的第一块中国领土是?
A.澳门 B.厦门 C.虎门 D.香港岛
8.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B.衣食住行之所需都可以自己生产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DA9.道光皇帝决定禁烟的目的是( )
A、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B、林则徐的上书感动了道光
C、接受人民的禁烟要求
D、银荒兵弱对清朝统治不利D10.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的皇帝是A 道光皇帝
C 雍正皇帝(A)B 康熙皇帝D 乾隆皇帝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英国的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中的中国出超的地位,致使中国严重入超,白银大量外流。英国资产阶级靠鸦片走私,发了横财。英国也在中英贸易中成了出超国家。 谢谢大家!!!!! 2012.11.1 英国出兵的深层原因据罗兹?墨菲的分析,则是为了拥有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的机会,从而能够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够承认英国是平等国家。而中国因传统的天下秩序、五服朝贡制度等非平等外交,以天朝自居的傲慢态度,使英国无法容忍遭受轻视或忽视和遭受排挤,中国的态度在当时已经进入近代世界的国际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英国将中国的拒绝看作是落后的表现,而部分西方人也有一种必要时诉诸武力把中国推向近代世界的使命感,认为这对双方都会带来利益。正是双方的自大,导致了正面冲突的爆发。 Beautiful
red flower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果经割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它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白色的汁
(white milk)
鸦片
opium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第一阶段
(1856—1858)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占领天津。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内容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①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③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④鸦片贸易合法化;⑤给英法巨额赔款;⑥第二阶段
(1858—1860)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内容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是当之无愧的。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