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二 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法老,在位时间达半个多世纪,是古埃及历史上寿命最长、统治最久、治绩最佳的法老。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于约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二世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 军事征服的辉煌战功和治理国家的骄人建树,使拉美西斯二世成为古代世界罕见的“千古一帝”。
在他统治的半个多世纪里,好大喜功的拉美西斯二世一直热衷于建造各种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在当时帝国境内,他留下了无数的“永恒之石”,表现了新王国拓展疆土、称雄于世的气势以及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强盛。 卡纳克和卢克索的大神庙中许多雕刻华丽的大圆柱至今犹存,成为杰出建筑才能的无声见证。埃及神庙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卡纳克的神庙,长约一于兰百英尺,所占面积超过先前任何宗教建筑。仅中央大殿即相当于欧洲的几乎任何哥特大教堂。各神庙所用的圆柱,都很粗大。其中最大的高七十英尺,直径超过二十英尺。据估计,圆柱顶上的柱头可容百人站立。卡纳克和卢克索阿蒙神庙,它们主要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建成的。阿布辛拜勒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埃及南部努比亚地区,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供奉太阳神阿蒙而建造的规模宏大的石窟神庙。 神庙有大小两座,大的是法老神庙,小的是王后神庙,都开凿在尼罗河西岸悬崖峭壁的洞窟中,石窟门开在铲平的山壁斜面上,两旁排列着巨大的石像,神庙神化王权的建筑艺术构思已从外部转向了内部。地 狱 与 黑 暗 之 神 卜 塔太 阳 神 阿 蒙拉哈拉克提神拉美西斯二世 每年 2月 21日 (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早晨5点50分的阳光都会直射入3米宽、 10米高的神庙大门,徐徐穿过 3道小门和深邃的柱廊,恰巧照在位于神庙最深处(60 多米)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上。而黑暗神普塔的神像从不接受太阳的照射。 小阿布辛拜勒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其最宠爱的王后尼菲泰丽修建的庙宇。尼菲泰丽的美貌和才智对拉美西斯二世的统治有重要影响,神庙圆柱和石壁上所刻的图文表明,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前半期所有的重大政治、军事和宗教活动,都有尼菲泰丽参与的痕迹。 1956年,埃及政府决定在阿斯旺建造新水坝。尼罗河两岸努比亚地区的所有古代遗址和文物,立即面临毁灭的威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的挽救工程中,最壮观者,当属两座阿布辛比勒岩石上的神庙切割、拆卸工程,以及在新湖上方的高地上,重建遗址和神庙的工程。
有人说:“神庙可以拆卸,但是山可动不了。”布辛比勒这两座神庙却是在砂岩峭壁上凿成的。大神庙入口前的四座巨大坐像,都用整块的实心岩石雕刻而成;神庙里的厅室和小圣殿,深入山壁达60公尺。尼菲塔莉王后的神庙虽然较小,也有六座在岩石上雕成的巨像,各高10公尺,相当于现代大楼的三层楼高!大神庙前的巨像更高达20公尺,头部的左耳至右耳之间约宽4.2公尺。一个成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耳朵里──它高一公尺多!此外,眼睛宽84厘米,鼻子高98厘米,放在膝盖上的手掌长264厘米。如何挽救这些硕大无朋,却又优美无比的文物呢? 鉴于阿布辛拜勒神庙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了援助呼吁,先后得到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在资金、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国家的考古学家经过实地勘察,提出了若干个拯救方案。瑞典专家提出的分割搬迁神庙的方案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史无前例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等文化遗产搬迁工程自1962年初正式开始,搬迁中主要使用了电割技术。阿布辛拜勒神庙的石体建筑被切割成数千块,每块在20吨以下,再将化整为零的石块运送到与神庙原址风貌近似的人工小山上,按照原样重新装接。装接工艺十分完美,几乎看不出接缝的痕迹。
遗憾的是,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每年阳光照进的时间提前了一天。阿布辛拜勒神庙成功搬迁的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只有增强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意识,才能使人类古迹承载的历史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