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二 炫耀无上威力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公元前1303年—前1213年)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在位),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王之一,是伟大的领袖,勇猛的士兵,杰出的建筑家,他的一生得到了许多称颂 。 拉美西斯二世出生于约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法老学校”学习:10岁时在军中任职,15岁时父亲带他参战,以保证他将来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国王。
拉美西斯二世没有花费太长时间就学会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国王所必需的两项技能:以军事手段征服敌方和建造王宫。 1928 BC 4月,法老率军朝奥龙特(Oronte)河谷进发以征服卡迭石(赫梯王国在叙利亚建立的一个重镇),这次战争的目标是叙利亚北部的土地,而对手则是穆瓦塔里什(Muwatallish)国王。征战历史与和平条约卡叠什战役
拉美西斯率领的埃及人与赫梯族人之间的冲突起因是对叙利亚的绝对控制权。
早在图坦卡蒙和埃耶时期,埃及就同赫梯交过手,但都遭到失败。拉美西斯二世在其统治第4年,进行了一次预备性远征,占领了腓尼基沿海地区。第5年,他亲率4个以神命名的军团及雇佣军约3万人,远征叙利亚。
在靠近奥龙特河的地方,法老的军队抓获了两名自称是赫梯族逃兵实为赫梯细作的贝督英人,他们说穆瓦塔里什的部队距离此地很远,法老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城池。
但当拉美西斯驻扎时,却遭到了赫梯军队的突袭,打得法老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多亏有两件出乎意料的事才让拉美西斯得以全身而退:首先是赫梯族士兵攻进了埃及军队的营地之后,立即忙着抢夺财物,却把乘胜追击敌军的事忘在了脑后;其次是法老的后续部队及时赶了上来,救助拉美西斯及其士兵。 这时,整个战局被彻底扭转:本该轻易取胜的赫梯族人身困险境,接近黄昏时分,双方停战。卡迭石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这次战役本是一场平局,但是,拉美西斯借助自己的宣传把这次几乎要葬送其前程的征战变成了在一位伟大领袖领导下的英雄壮举,他把这次战争刻在了诸多神庙上。最早的国际条约 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第21年,出于亚述民族的不断威胁,赫梯的新王向埃及提出了缔结合约的要求,并派人给埃及送去了合约草案。拉美西斯二世同意缔结和约,从而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国际条约。
根据该条约,两国人民之间不再发动战争,在遭受敌人攻击时互相帮助,互相维护对方国王的权益,引渡在对方国家避难的犯人。 赫梯与埃及的战争及最后合约的签订在世界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不同地区的强国为了争夺彼此国境外的一个重要地区的霸权和划分势力范围而长期进行的战争与交涉。同时,周围其他大国如米坦尼、亚述、巴比伦尼亚也在不同程度上先后卷入这场复杂的军事外交斗争中。这也标志着在公元前2000年代后半期,东地中海一带的各文明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日益密切,开始打破孤立、闭塞、隔绝的状态,逐渐有机地连接起来。 军事征服的辉煌战功和治理国家的骄人建树,使拉美西斯二世成为古代世界罕见的“千古一帝”。
在他统治的半个多世纪里,好大喜功的拉美西斯二世一直热衷于建造各种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在当时帝国境内,他留下了无数的“永恒之石”,表现了新王国拓展疆土、称雄于世的气势以及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国家的繁荣强盛。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底比斯古城,有古埃及最大的两座神庙,即卡纳克和卢克索阿蒙神庙,它们主要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建成的。而努比亚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也是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卡纳克的神庙 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中王国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在开罗以南700千米处的尼罗河东岸。
卢克索阿蒙神庙至今依然“活着”的法老
1881年时他的木乃伊被发现。1974年时他的木乃伊被发现滋生真菌,埃及政府将他的木乃伊送往法国修复。埃及政府还为此特别发给其木乃伊一本国民护照,职业栏上注明“国王(已殁)”,以盛大的军礼替他举行出国仪式。而法国对其木乃伊,也在机场以元首待遇隆重欢迎。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简介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年代久远并不算神奇,因为还有比它年代更久远、工程更浩大、内部结构更复杂、施工更艰难、揭秘更费周折、堪称世界之最的“金字塔群”。巨型雕像图片神庙的巨型雕像外形正面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像高达20米。游人们可从这里进入神庙内部。内部是一个大列柱室,是由8座高达10米的模仿俄塞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构成的。阿布辛贝勒神庙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大列柱室深处的前室中的观光亮点是奈菲尔塔利王后的浮雕。最深处圣地内并排有数座雕像,从右至左依次是:拉·哈克提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阿蒙-拉神和普塔哈神 。举世无双的“太阳奇观” 太阳穿过第三道石门,步入处在大厅尽头的一间小石室,内有四尊石像,从左至右分别是冥界神、太阳神、拉美西斯二世和天空神。圣坛里供着神并不神奇,神奇的是这是一个幽深的岩洞,浓重的色彩就在于三千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精确地运用天文、星象、地理学、数学、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按照拉美西斯二世的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神庙奠基日10月22日,旭日的金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两次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披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人们就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是古埃及人创造了举世无双的太阳奇观。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可是,阿斯旺水坝的建设打破了神庙千年的宁静,这座从前只有考古学家和少数探险者到访的宝贵历史遗产突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只要尼罗河水蔓延到神庙脚下,灭顶之灾就会迅速到来。因为构成神庙和山体的主要是砂岩,遇水后会吸水并很快变酥,失去原有的强度。大坝对神庙的威胁刻不容缓,在时间尚允许时,必须尽快开始对神庙和周围一系列遗址的拯救工作 !阿斯旺大坝的建立与阿布辛拜勒神庙的保护现成了巨大的矛盾
搬迁工作刻不容缓!!! 专家采用特殊的工艺,历时4年,将神庙切割并在原址附近上移200米,避免了神殿遭水淹没。 遗憾的是,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每年阳光照进的时间提前了一天。 50年,埃及政府为了控制尼罗河水泛滥,在尼罗河上游动工建造纳赛尔水坝,水坝建成后努比亚地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如不采取措施,阿布辛拜勒神庙等古迹将远永沉水底。 从1965年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34个国家的考古学家联合进行了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运动。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过程 英国人1898年开始在尼罗河上建造水坝 1952年,总统纳赛尔的推动下新水坝开始设计 1965年,建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 1968年9月,新的神庙竣工 196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倡议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耗资为阿布辛拜勒神庙的保护,大约有50个国家为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和努比亚地区的其他历史遗迹捐款 ,阿布辛拜勒神庙成功搬迁的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
也是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
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国际救援运动,显示了人类对自身历史遗产的尊重,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提高;
只有增强人类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意识,才能使人类古迹承载的历史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 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借鉴例一:(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
?
鉴于比萨斜塔不断地倾斜,科学家估计若不对比萨斜塔进行相应的纠偏,
它会在不久的某一天轰然倒塌。过去曾有人预测,比萨斜塔将于2003-
2004年间倒塌。意大利政府于1990年开始实施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
2001年工程结束。整个工程耗时十二年。纠偏后的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
中心线的距离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已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
平,足以确保它在三百年内不会发生倒塌的危险。工程除了使用大量
钢铁固定塔身外,还在塔北侧地基下抽出部分渣土,以使斜塔自
然北移。工程有意不彻底纠偏,从而保留了斜塔斜而不倒的特色。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的借鉴例二:(拯救泰姬陵)
?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泰姬陵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曾经洁白的躯体已经出现片片黄斑,大理石台阶遭到严重磨损并出现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宝石镶嵌也遭损坏。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对中国文物保护的意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