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天主教世界的最高教堂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天主教世界的最高教堂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1 16: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二 天主教世界的最高教堂 天主教教廷所在地罗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及晚期的中心。那么为什么会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土耳其人攻灭了拜占庭,意大利的东方商路被切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地中海的经济地位下降;法国和西班牙又在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开战,使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城市遭战火踩躏而衰落,意大利百业凋敝,人口锐减。与此同时,教皇的领地却比较安全,而且教会在大半个欧洲向信徒收取贡赋,因而十分富足。于是,意大利各城市的学者、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向罗马集中,教皇也及时向他们伸出双臂。从15世纪中叶起,罗马天主教教廷接纳了许多人文主义艺术家,并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其服务。到16世纪,罗马便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大小只相当于我国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人口不过1000多人。但是即使是如此微小之地,它却是全球十几亿天主教徒的圣地和精神中心,是以教皇为首的教廷中心。这样的一个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天主教神权国家。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穹顶 16世纪初,教廷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经过竞赛,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伯拉孟特在文艺复兴盛期那种激于外敌侵略,渴望祖国统一强大,因而缅怀古罗马的伟大光荣的社会思潮的推动下,立志建造恒古未有的伟大建筑物。他设计的方案是希腊十字式的,……形制十分新颖,整体显然来自达?芬奇的构思。不过穹顶的做法比较保守,对穹顶技术还不很有把握。伯拉孟特设计的教堂极其宏大壮丽,但祭坛在哪里?举行仪式时,信徒和神职人员位置在哪里?唱诗班又在哪里?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拉斐尔抛弃了伯拉盂特的集中式形制,依照教皇的意图设计了拉丁十字式的新方案。拉丁十字式形制象征着耶稣基督的受难,它最适合天主教的仪式,富有宗教气氛。……像当时所有艺术家一样,拉斐尔在设计中努力向古罗马遗产学习。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基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米开朗基罗抛弃了拉丁十字形制,基本上恢复了伯拉孟特设计的平面。……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时,已经造到了穹顶鼓座。后来,由泡达和封丹纳大体按照他的设计的模型完成了穹顶。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由以上三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几经反复和曲折说明了什么? 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到l626年,在这一百多年间,几乎所有最优秀的建筑师都参与了它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建造历经曲折和反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较量的反映。既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所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宗教神学思想的斗争,又反映了文艺复兴建筑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的发展。文艺复兴时代的精英 米开朗琪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斯卡普莱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代表作品《哀悼基督》代表作:为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画拱顶画《创世纪》拉斐尔23岁自画像(1506年)拉斐尔
1483年出生于意大利乌尔比诺城,从小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少年时代在著名画家佩鲁吉诺处学画并崭露头角。其绘画成就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所创造的许多理想美,特别是女性美的形象,为后人所难以企及。文艺复兴时代的精英 椅中圣母。 圣母玛丽亚订婚。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廷圣母。 雅典学院拉斐尔作品:《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也是他的“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圣母的左侧是罗马教皇,他穿这金黄色的厚重的法衣,一手放在胸前表示前程,另一手指着画外,表示要因铃圣母前进。圣母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的儿子33岁时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上面的手紧紧的搂住耶稣,不愿与他分开,两只脚好像止步不前。她的表情是忧郁的,就连耶稣也失去了天真与浪漫。另一方面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而是圣母,为了解除人间的苦难,他一定要无私的奉献自己的儿子。所以他下边的手不由自主地向外托耶稣,两支脚似在缓缓前进。圣母的另一侧是圣女巴巴拉,他在传说中是一个殉教者的形象,在画面上是一个典型秀美的少女,对于声幕降临人间,她那微笑的嘴角显示了喜悦。低垂的眼帘显示了虔诚。她默默地注视着大地,相信人类将得救。这是拉斐尔的画中最美的一部分。 画面最下方是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天使,凡起眼睛看天上发生的事情。 17世纪的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和戏剧家贝尔尼尼,被誉为“巴洛克美术的天才”。他创立的巴洛克雕塑艺术风格热情奔放,风靡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圣彼得大教堂内的艺术精品中,贝尔尼尼雕制的圣彼得墓上的青铜华盖和圣彼得铜像高贵华丽,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