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碧辉煌的明清皇宫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
了解明清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和主要宫殿。
识北京故宫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中国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材料
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由南至北长达七公里余。······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有这样大的气魄,能够这样从容地掌握这样的一种空间概念。更没有第二个国家有这样以巍峨尊贵的纯色黄琉璃瓦顶,朱漆描金的木构建筑物,毫不含糊的连属组合起来的宫殿与宫庭。紫禁城和内中成百座的宫殿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建筑杰作的一个整体。······当中偏西的宫苑,偏北的平民娱乐的什刹海,禁城北面满是松柏的景山,都是北京的绿色区。······这样的都市不但在全世界里中古时代所没有,即在现代,用最进步的都市计划理论配合,仍然是保持着最有利条件的。
——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通读课文,说说故宫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一座座宫殿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侧对称展开,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建筑。
紫禁城宫殿建筑采用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和大红屋身,以红黄两色构成紫禁城主体色彩。
多媒体展示故宫布局示意图
师生互动:师:从故宫布局示意图来看,故宫的主要建筑是什么?
生: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师:从故宫布局示意图上看,除了故宫三大殿之外,保和殿后面还有哪些宫殿?
生: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御花园
师:回答的很好,这些宫殿由南到北布置在故宫的中轴线上。依据课本介绍,这些宫殿的建
设的功能有哪些?
生:太和殿,又称“金銮殿”,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
装饰最华丽的殿。明清两代,每年遇到元旦、冬至、皇帝生日、登基即位、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都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
紫禁城建筑布局严谨,寸砖片瓦皆遵循等级礼制,处处凸显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历史留下的这片帝制时代的庞大宫殿早已失去当年的皇权威仪,如今展现的是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精品,映射出中国悠久的古代文明的光辉。
紫禁城宫殿的装饰仿佛是龙的世界,它是皇帝的代表邪象征,表现了古代工匠的浪漫主义创作构思和纯熟高超的技艺。
故宫·故事
1.故宫营建背景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曾建规模宏大的南京紫禁城。
“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迁都北京。
明永乐五年开始营建北京紫禁城,主持工程的有蔡信、陆祥、杨青、蒯祥等人。
2.故事
(1)在建成后五百多年的历史中,紫禁城历经风雨沧桑。明末紫禁城毁于战火,清兵入关后,一切按明朝旧制重建紫禁城。
(2)清朝雍正帝居住在养心殿,由于对西北和西南用兵,故设立“军机处”,使皇权更加集中。
(3)养心殿东暖阁,是晚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她死后3年,清朝灭亡。
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过程
(1)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但仍住在紫禁城。
(2)1914年,国民政府在乾清门广场外设立了“古物陈列所”,陈列从沈阳和承德避暑山庄移来的文物。
(3)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的国民军赶出紫禁城,大量珍宝和历代收藏留在故宫。
(4)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成立,保存了大量珍宝、图书典籍和历史档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
历史的原因造成海峡两岸都有故宫博物院。1948年底,南京政府把原故宫博物院大量文物转运台湾省,1965年在台北建成“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
两岸的故宫博物院共同展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光辉。祖国传统文化的珍藏是一个整体,故宫文物虽然暂时分处两地,但必然会有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统一和复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