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戏之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 “百戏之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1 17:2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一 “百戏之祖” 昆曲又称昆腔,在20世纪初称为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元代后期,江苏昆山一带流行以当地方音为基础的南曲,明初称“昆山腔”。明嘉靖年间,昆曲已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戏曲形式。 昆山人魏良辅对昆腔进行革新,创造出曲调清丽委婉的“水磨腔”,并迅速流传开来,魏良辅因此被称为“昆曲之祖”。
水磨腔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水磨腔:细腻、宛转、清雅——昆腔的革新 梁辰鱼将昆曲推上戏曲舞台《南中繁会图》中昆曲演出的场景 明万历年间,昆曲大举进入北京,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景象,甚至进入宫廷表演。【学习思考】
1.明嘉靖、万历年间,昆曲为 什么会成为雅俗共赏的戏曲形式? 由于明中叶新社会因素的萌发、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的社会文化需求;人民对封建专制的日益不满;一些知识分子借助昆曲反映现实、揭露黑暗。 表现:《临川四梦》、《长生殿》、《桃花扇》等剧目风靡天下,许多唱段家喻户晓,出现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景象。明末清初,苏州虎丘山每年都举行规模盛大的中秋曲会,曲家切磋艺技,百姓唱曲游乐。这一盛会延续了50年之久。从明万历时期至清嘉庆初年,昆曲达到极盛。昆曲的衰败
(1)清朝屡兴“文字狱”影响了昆曲剧目的创作。自乾隆年间起,昆曲趋于因循守旧,活力渐失。
(2)新兴的花部诸腔大量吸收昆曲的精华,动摇了昆曲统领戏剧舞台的地位,昆曲由盛而衰。
(3)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日渐衰败,昆曲不再有昔目的繁荣。到民国初年,昆曲这一国之宝几乎成了“绝唱”。昆曲的特点

(1)昆曲在魏良辅创新时,已经集中国古典音乐、舞蹈、艺术之大成;又历经文人雅士数百年的精心雕琢,终于形成一门融诗、乐、歌、舞、戏为一体的戏剧形式。 (2)剧本采用了宋、元杂剧 和传奇的形式,每出大戏分很多折子,每折戏自成单元。 (3)昆曲的音乐曲调统称为“曲牌”。各角色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感情,从而形成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昆曲的服装、化妆、头饰、道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舞台艺术。昆曲的各个行当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的一
套程式和技巧 比如扇子的使用:“文扇胸,武扇腰,丑扇肚,谋扇肩,僧扇手心,道扇袖。”、
比如服饰、穿戴:
中生——有才华的少年书生,也叫扇子生,穿厚
底靴子,穿长衫,要拿扇子。
官生——戴着官冕的行当。 (4)昆曲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每一类还可再细分,每个角色行当各有一套唱念方法和身段动作,反映了昆曲表演艺术的精致。脚色为人物之分类,即戏曲中的生、旦、净、末 、丑 因为它对京剧、越剧、川剧、湘剧等大部分后起剧种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些剧种无不从昆曲中吸收养分,不仅角色行当源于昆曲,而且保留了大量的昆曲剧目、声腔和曲牌。昆曲由于剧目极为丰富,并能再现几百年前古典戏曲的原貌,因而被称为“戏曲活化石”。昆曲为什么有“百戏之祖”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濒于消亡的昆剧重获生机。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携新编昆剧《十五贯》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十五贯》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说明古老的文化遗产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汤显祖和“临川四梦” 汤显祖是最著名的昆曲剧作大师,他写的《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和早年的《紫钗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完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曾在南京连演十年而不衰。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传统礼教的残酷,歌颂青年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要求冲破礼教禁铜的时代特点。该剧目已成为戏曲瑰宝,声海内外。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
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是那
处曾相见,相看俨
然,早难道这好处
相逢无一言?”
——《牡丹亭》洪升和《长生殿》 洪升(1645-1704)的剧作有十种之多,其中最优秀的是他历时十余年、在贫困潦倒中写成的《长生殿》。该剧本文词华美,音律严格,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揭露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此剧刚在北京上演,就引起轰动,“梨园弟子,
传相搬演”,“朱门猜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1704年春,《长生殿》在南京连演三天,观众赞声不绝。洪升应邀前来观戏,却在乘船返回杭州途中醉酒落水而亡。 清初与《长生殿》齐名的剧作是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
剧本写作也历时十余年,于1699年完成。
作者借秦淮名妓李香君和明末文人候方域的离合之情,写南明小朝廷的兴亡历史,激发了人们的故国情怀与民族意识。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面世,将昆曲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洪升和孔尚任也被尊为曲坛的泰山北斗,合称“南洪北孔”。 昆曲还有《十五贯》、《烂柯山》等经典剧目,它们所承载的古典文学精粹,成为人们走进古典传统文化殿堂的桥梁。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