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导 言 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纷繁变幻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相互对抗之时。面对这种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且努力开拓了崭新的外交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局面。中国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国家利益国家性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环境 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一)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材料1: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材料2: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思考: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阅读下面材料: (1)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2)国家性质
(3)国家力量
(4)国内外形势
……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国际:国内:资本主义阵营削弱社会主义阵营壮大美国敌视孤立封锁亚非拉国家独立有利不利历史:国民党残余及其它现实:百废待兴最大特点:两大阵营的对立和对抗1.外交方针制定时面临的形势二战后世界形势图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
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
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一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
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现
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这一外交方针包含哪些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要意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材料二:“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
——毛泽东 探究: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 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成立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首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5日,任命罗申为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大使。中国任命王稼祥为驻苏联第一任大使。图为罗申(前排右6)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后的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1949年10月至1950年10月我国与17国建交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另外,我国与英国、荷兰处于半建交状态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是必经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1)阅读材料,理解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及相互关系⑴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这些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一、二,列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并指出相互之间的关系。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双方同意,五项原则被载入了该协定。
目的: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必备条件和基础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出发点和必然结果。(2)建国初期“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区别?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包容性: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及意义意义:(1)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日内瓦会议思考:中国代表团是带着怎样的目的“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的?他为日内瓦会议带来的“超乎想象的精彩”是指什么?这次会议有何特点?(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超乎想象的精彩:周恩来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特点: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4)意义:
①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②向全世界宣告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4.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⑴万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⑵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①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②亚非新兴国家与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矛盾和斗争。③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④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奋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⑶概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⑷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作用:促进会议取得成功。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一个能够充分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方针,因此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赞同。思考:“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团的赞扬和拥护?二 70年代外交局面的新突破外交关系
的突破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国
际地位
改变了国
际形势(一)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材料一:“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乔冠华)“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在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要求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③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趋向破产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斗争结果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 1971.10.25.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就是联大2758号决议, 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思考:如何理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我们是重返联合国,而不称加入。各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蒋介石代表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①中国外交战线上的胜利,说明美国长期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④为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奠定基础;(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材料一 十年来,中国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就没有选择余地。我们必须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三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美国 中国 苏联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⑤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美国中国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
面临苏联压力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以民促官”打开交往大门官员交往为尼克松访华奠定基础开始正常化进程为建交奠定法律基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破冰之旅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 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断交、撤军、废约)
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 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 集团建立……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 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没有提出异议。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
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 建立这种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起这种霸权的努力。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思考:两个联合公报的相同点是什么?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大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
阅读下面材料(1)两个公报的相同点: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
分,从台湾撤军。
(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
政府;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
区谋求霸权。
(3)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
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它反对霸权主义的原
则,有利于反霸斗争。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材料一: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
材料二: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材料三: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18个,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与中国建交。(1)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3) 带动众多西方国家改善与中国关系,打开了外交困境,中国出现建交热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两国经济发展。中美关系时好时坏,你认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三)中日建交1.原因:2.经过:3.影响:(1)中美关系解冻的影响(直因)
(2)中日共同的国家利益
(3)日本舆论强烈要求建交,以取得一个同各国 竞争的有利地位
(4)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
(5)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改善中日关系的态度1972田中角荣访华,标志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重要意义“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1)田中首相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2)直接促使田中首相要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田中首相远行中国取得什么进展?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阅读下列材料“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问题探究:
1、你认为长期以来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日本长期的侵华历史
2、战后对侵略历史的反省态度
3、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田中在欢迎的国宴上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表示深切的反省。”热烈的会场,正在鼓掌的人们,听到了“添了麻烦”这句话,一下子静了下来。 第二天周恩来在会谈中严肃地指出:“‘添了很大麻烦’这句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麻烦’在汉语里意思是很轻的。”问题探究:2、为什么当田中说到给中国国民添麻烦时整个会场安静了下来?如果你是周总理你会如何应对?知识结构 解放前,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取得了许多崭新的外交成就,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外交事业出现了新发展,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西方社会封锁新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铁幕终于被打破。这将有利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