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共计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共计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1 22:2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2013年3月21日: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宣布,苏格兰于2014年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以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独立。经英国议会授权,苏格兰议会有权组织2014年独立公投。根据苏格兰选举委员会的建议,公投的问题设计为“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独立的国家”,答案选项为“是/否”。萨蒙德说,“苏格兰的未来由苏格兰人民来决定。”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8%的选民对独立说“不”。同时萨蒙德宣布辞职。苏格兰独立公投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萨蒙德英国首相卡梅伦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与发展概念阐释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1215年6月15日清晨,25名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国王约翰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 (一)背景
1、历史传统:A、《大宪章》1215年
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大宪章》的内容及确立的原则?
(1)内容:限制王权,保障贵族利益
(2)原则: “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原则
(3)意义:
《大宪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以法律形式限制了王权。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1、历史传统:B、孟福尔会议(议会的雏形)(1)背景: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1264年,孟福尔领导贵族击败国王,控制了朝政。(2)形成:1265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议会的上院 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王室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议会的下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不断壮大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间 1640 1649 1653 1660 1688 民主 专制 革命开始建共和国
处死国王克伦威尔就
任“护国主”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光荣革命(2)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是废?是立?英国人有过多次不同的选择……第一次,他们选择了——杀死国王第二次,他们选择了——赶走国王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进口”国王议会决定了国王的命运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保证议会权利条款限制王权的条款:司法权根据材料概括:国王有哪些权利受到了制约?议会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二)确立标志——《权利法案》1689年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意义:①确立了议会的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二)确立标志——《权利法案》内容:限制王权、议会主权、法律至上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第一次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转移这回您不行了吧!《权利法案》颁布后唉!就剩下行政权了!苏格兰独立公投英国不想国土分裂,国家机构将如何解决这场危机呢?从“公投”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运作英国议会许诺,如果苏格兰不独立,他们将会修改法律,给与苏格兰更多的自主权利。英国议会首相和内阁更多的是在国内的行政和外交方面做努力。卡梅伦就“公投”发表多次演讲,争得民众的选票;发展外交,寻求“盟友”美国。首相、内阁英国女王苏格拉人民很崇拜英女王。首相想利用这一心理让女王出面演讲争取民心,可是女王表示“法律没有赋予我政治权利,我必须保持中立”。女王、议会和内阁(首相)分别有什么权力?“不懂英语的国王”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任职最久的首相”
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二、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1、责任内阁制(形成)乔治一世 罗伯特·沃波尔 统而不治 行政权1721年,内阁制开始形成第二次转移: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的转移这回完了!
“虚君”啊!权力至上!责任内阁制形成后 2010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打败工党、自由党,取得多数席位,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当选英国首相。得到女王任命后,卡梅伦出任首相,并组织内阁。问题一:根据材料,首相和内阁如何产生?议会选举取得多数党席位女王形式任命首相组阁问题二:内阁(首相)要对谁负责呢?1、责任内阁制(运行机制)“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原则一: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1、责任内阁制(运行机制)原则二: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 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
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责任内阁制(运行机制)探究:
英国内阁制度和中国明朝内阁制度有何区别?1、性质:2、组成方式:3、权力大小:中:封建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英: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皇帝任命英:选举产生中:完全听命于皇帝,只对皇帝负责,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有独立的行政权力,只对议会负责,君主统而不治2、两党制托利党1832年辉格党保守党自由党保守党工党土地贵族
国教僧侣新贵族
城市商人
金融家20世纪初贵族
其他阶层工商业资产阶级17世纪末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原因:
2.内容:
3.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发展重新分配议会议席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议会改革(1832年)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农业工人;
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
1928年,妇女的年龄降到21岁;
1969年,凡满18岁的男女都获普选权; 英国选举权逐渐扩大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议会改革(1832年)第三次转移:政治权利的下移
从贵族到工业资产阶级再到公民国王上院下院内阁(首相)选民议会 权 力 中 心贵族世袭英国君主立宪制下权力制衡关系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1、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3、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2、君主“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一、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一)背景: 1、历史传统:(2)孟福尔会议(议会的雏形)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二)确立标志——《权利法案》1689年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内阁制2、两党制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议会改革(1832年)(1)《大宪章》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