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新课导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疏通字词
1、走进作者
作者
孟子
别名
名轲,字子舆
评价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
代表作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2、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民(yù)??舜(shùn) 法家拂士(bì)
孙叔敖(áo) 畎亩(quǎn)??傅说(yua)? 鬲(g?)??
3、朗读节奏划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www.21-cn-jy.com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1*cnjy*com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源:21cnj*y.co*m】
4、重点实词?
①三里之城(内城?) ? ②七里之郭(?外城) ? ?③环而攻之(围?)
④城非不高也(?城墙)?⑤池非不深也(?护城河)?⑥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⑦米粟非不多也(?粮食) ?⑧委而去之(?放弃离开)?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寡助之至到?(极点?)??天下顺之(?归顺)
?故君子有不战(要么)??? ??舜发于畎亩之中(田间、田地)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责任)(使命这,这个?) ??人恒过(常常、犯错误)
?困于心(困扰,忧愁)
5、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6、一词多义
(1)之??
①亲戚畔之(代词,他?)????②三里之城(?助词,的)???③寡助之至(动词,到)
(2)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③征于色(在)????????④?生于忧患(?由于,在)?
(3)而?
①而后作(?承接连词?) ???②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4)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5)以??
①以天下之所顺(凭?)????????②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6)发??
①发于畎亩(?举,被任用)??????②发于声(表现)
7、古今异义
(1)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3)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到……去?)?(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4)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这里指限制的意思????今义:地域)
(6)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7)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8)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
(9)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10)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这些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1)征于色??(古义:显示??今义:出征?)
(12)而后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 ?
(1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15)曾益其所不能?(古义:不具备的才能??今义:不可以?)
8、词类活用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是形容词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②必先苦其心志(?“苦”是形容词,在此为动用法,使……痛苦)
③劳其筋骨(?“劳”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劳累)
④饿其体肤(“饿”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饥饿.?)
⑤空乏其身(?“空”“乏”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贫困)
⑥行拂乱其所为(?“乱”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⑦所以动心忍性(?“动”是动词,“忍”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21教育网
⑧人恒过(“过”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出”是动词,在此活用为为名词,国内、国外)
9、文句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1-c-n-j-y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
(1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www-2-1-cnjy-com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
(1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1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
(1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1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之后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第二课时
一、探究?《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
2.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
例1: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2: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版权所有:21教育】
3.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
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21*cnjy*com
5.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二、探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第一段开头列举的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
2.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
?3.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第二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5.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三、比较两章的异同
这篇课文是两篇小短论,请从话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的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还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四、拓展延伸?
百里奚和五张羊皮
百里奚少时家境甚贫,颠沛流离到齐国,不被任用;又至周,仍不被任用;后被虞国任用为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拿了五张羊皮,并谎称:“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贵国,请让我们将他赎回办罪。”楚成王不知底细,就答应了秦国使者的要求。这时的百里奚已50多岁,秦穆公一连和他交谈三天,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故称“五羖大夫”。后成为秦国一代名相,卒时,“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类文阅读】
一、?阅读《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完成第1—5题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注释:①容:神色,脸色。②)归:归结。③施:布施。④仆:谦称。⑤归,归结。⑥病,患苦。⑦诸,兼词,“之乎”的和音。⑧蹴:吃惊。⑨⑩?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有三利必有三患?????????????生于忧患(《孟子》)
B.小子不敏????????????????敏而好学(《论语》)
C.孙叔敖蹴然易容?????????????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D.子知之乎????????????????知而不争(《公输》)
解析:A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是“祸患”;B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是“聪明”;C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分别是“改变”“交换”;D选项里加点的词语的意思是“知道、明白”。故选C。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
(2)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
4.?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
答:?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5.?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给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发?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从古至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在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能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告诉我们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要冷静小心。【出处:21教育名师】
【翻译】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吃惊不安地说:“我不聪明,怎么能够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多的人,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小心谨慎,只想着人民百姓;我的俸禄越是多,(我对贫穷的人)布施越加广泛。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避免祸患吗?”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6—9题
夫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③,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⑨,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全国:迫使敌人举国降服。②破国:攻破敌国。③伐谋:挫败敌人的计谋。④修橹轒辒(f?én?yūn):修造用以攻城的盾牌、战车。??⑤距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故百战百胜(因此,所以?)??(2)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屈服)
?(3)具器械(准备)????????? (4)而城不拔者(攻克)?
7.下列句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
A.不战而屈人之兵????????B.乃记之而去??????
?C.而城不拔者????????????D.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9.本文阐述的观点与课文中阐述的观点有哪一点是相似的?
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用兵的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胜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域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盾牌、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真题体验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这首诗是作者贬为龙标尉时所作。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桔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情。21cnjy.com
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船”,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21·cn·jy·com
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2·1·c·n·j·y
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21·世纪*教育网
2.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给友人送别时孤寂与悲苦的心情,同时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分)(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