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2 10: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铁质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社会生产力提高
——新的地主阶级总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经济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改革变法思想文化?第8课 百家争鸣目 录老子01孔子和儒家学说02百家争鸣03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1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阅读课本36页,完成下面的表格春秋时期楚国道家学派1.顺应自然
2.认为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无为而治《道德经》(道家的经典)道家学派创始人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老子李耳《老子》书影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请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证明?(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列榜首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盈利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止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人数达190万人。孔子学院2孔子和儒家学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生平1.春秋后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
2.主要人生经历:
学习礼乐;
从政、周游列国;
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3.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的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刻让子路上前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温:“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什么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仁、爱人、为政以德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材料研读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孔子讲学图教育成就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成就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 国儒家学派《春秋》,言行记录在《论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1.核心思想:仁
2.仁者爱人
3.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孔丘,字仲尼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孔子的学说对中国文化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理规范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百家争鸣背景、意义、主要代表人物与其思想主张1.什么是“百家争鸣”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成为“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百家争鸣《韩非子》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法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贤人治国墨子墨家《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庄子道家《孟子》 《荀子》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孟子
荀子儒家战国战国战国战国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阅读课本38-39页,完成表格材料研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翻译: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体现精神:体现了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精神。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渴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激烈辩论,相互攻击,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来说最有用?法家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课堂小结大小快乐短长悲伤福祸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哪一学派?道家当堂达标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堂达标【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A 当堂达标【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社会制度的变革D当堂达标【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A 当堂达标【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B 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