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东晋兴亡的史实,了解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2.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史料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学生学会得出正确结论,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运用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运用教材自读去感知教材,落实基础知识;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去分析解决问题;运用拓展思维,联系实际,以古论今。【版权所有:21教育】
四、教学准备
教师: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祖逖的故事和江南地区开发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透过三个词“石崇斗奢、八王之乱、五胡内迁”,请同学们从三个方面说说对西晋的影响。
学生:石崇斗奢说明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财力,西晋从此衰落。五胡内迁后,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2-1-c-n-j-y
教师过渡:这是西晋灭亡的三个原因。316年,匈奴人灭亡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317年,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史称“东晋”。之后南北方又分别历经南北朝,出现了北乱南稳的局面,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温习旧知识,自然与新知识衔接,使学生留下了“北乱南稳”的印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并自然切入课题。
【讲授新课】
解题: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所指的范围差别较大。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1教育网
东晋的兴亡
(一)自主学习
教师过渡:同学们结合提示,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
学生:根据提示梳理出的知识线索,自读教材,找出答案。
教师:学生看书时,教师进行巡视、指点、答疑;然后展示答案,学生对照,进一步标注教材。
1.东晋建立
时间: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 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2.收复失地: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3.东晋兴盛:淝水之战;出现的景象: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灭亡:420年
教师: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东晋、建康、王导”这几个关键词让我们情不自禁想起了王谢故居,刘禹锡的诗凭吊了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结合材料反映“王与马,共天下”的史实,分析东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解读材料,司马睿刚去镇守江东,没有势力和威望,王敦和王导拥戴他称帝,所以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当时的人们说:“王与马,共天下”。2·1·c·n·j·y
教师解析:司马睿在举行继位大典时邀请王导同坐御床。“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体现出东晋政权的软弱,究其原因一是司马氏的势力较弱;二是东晋政权时刻受到北方十六国的威胁,偏安江南,苟且偷生;三是说明东晋士族势力的强大。21*cnjy*com
教师过渡:统治者虽然苟且偷生,但是南迁的北方人中却不乏爱国之士,他们中的杰出人物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了努力。请你讲述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故事。【来源:21cnj*y.co*m】
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者教材的相关史事。
南朝的政治
(一)自主学习
教师过渡:同学们结合大屏幕提示,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
学生:根据提示,自读教材,找出答案。
1.南朝更替
在420-589年的170年里,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建康,统称为南朝。21cnjy.com
2.南朝的政治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期间,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到了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建康失陷。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弱势。www.21-cn-jy.com
3.南朝统治者促进江南开发的政策──赋轻役稀
教师: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有哪些朝代定都于此?
学生: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教师:出示建都建康(南京)的六朝简表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整合教材,出示问题,明确知识点,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以自主学习为主,符合新课改理念。【出处:21教育名师】
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合作探究
教师过渡: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列问题,首先请同学们研读两则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教师:同学们结合教材首先回答问题思考:
1.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
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研讨问题思考: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2)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自然条件优越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www-2-1-cnjy-com
教师:请同学们再研讨问题思考: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首先在农业方面有哪些发展?
学生: 1.开垦大量荒地,兴修很多水利工程;
2.推广和改进牛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生产技术。例如水稻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双季稻;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教师:其次在手工业方面,养蚕缫丝技术和织锦技术大为提高,制瓷技术明显提高,冶铁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商业交流也活跃起来。21*cnjy*com
学生: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城市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教师:同学们最后研讨问题思考:
4.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师解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经过隋唐五代,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有助于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课堂小结】
教师:大屏幕先后出示“十六国”、“北朝”,与其同时期相对峙的南方政权是什么?
学生:东晋,南朝,南朝包括宋、齐、梁、陈。
教师:南方的特点是什么?全国政局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全国政权分立、南北对峙、分裂混战、民族交融。
教师总结:上述特点也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共同特点,同时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开发。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和问题设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本课内容的认知。
(三)拓展运用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研讨问题思考:人口南迁的区域大致是哪里?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学生: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五胡内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学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教师:民族迁徙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开始,东晋南朝时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是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今天,我们身边也有人口流动现象, 这些人口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21·cn·jy·com
学生:说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对城乡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也有弊。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借古鉴今,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
课件23张PPT。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316年,匈奴人灭亡西晋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的财力,西晋从此衰落。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石崇斗奢,八王之乱、五胡内迁 温习旧知,探索新知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温习旧知,探索新知西晋十六国 东 晋南朝北朝西晋灭亡后南北方的政治局面温习旧知,探索新知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江南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时期所指的范围差别较大。长江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建立政权特点——建康建立者——时间——都城——317年司马睿东晋的兴亡王与马,共天下(二)收复失地——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三)东晋淝水之战兴盛——灭亡——420年出现的景象——荆扬晏安,户口殷实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凭吊了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 东晋的兴亡材料研读,解析现象 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 结合材料反映“王与马,共天下”的史实,分析为什么东晋出现这种现象?司马睿王导东晋北伐请讲述祖逖中流击楫、闻鸡起舞的故事。 (一)南朝更替南朝的政治 在420-589年的170年里,相继出现( )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 ),统称为南朝。(二)南朝的政治 (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期间,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安定。到了( )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建康失陷。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 )处于明显弱势。梁武帝萧衍
宋齐梁陈建康宋南朝(三)南朝统治者促进江南开发的政策——赋轻役稀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有哪些朝代定都于此?古都南京建都建康(南京)的六朝简表六朝概况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地广物丰,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问题思考: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江南开发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问题思考: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江南地区的开发开垦大量荒地,兴修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农业生产技术有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 和改进牛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技术。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手工业纺织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丝织品产量之大“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南朝) 制瓷业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以青瓷为主,制作精美,工艺精良 制瓷业发达江南地区的开发造船业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刘宋荆州作部就能造出上千艘的战船,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祖冲之商业东晋南朝时,建康城除了城内官立的大市、北市、东市、宫市以外,沿着秦淮河东北岸一线,又备置有官市征税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十六国 东 晋南朝北朝课堂小结全国政局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南方特点:社会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北方游牧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拓展运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简易图促进民族大融合。问题思考:人口南迁的区域大致是哪里?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家畅谈:今天,我们身边也有人口流动现象, 这些人口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拓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