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设计简案及实录(含反思)
【情景说明】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紧扣文本,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21·cn·jy·com
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点拨—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言基础,指导学生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提高语文水平。2-1-c-n-j-y
【教学设计】
1、导入:
谈话式导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2、整体感知:
A、学生谈预习感受。
B、教师提示:作者带着怎么样的感情写下这篇文章的?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3、品读共享:
(一)品读引导。
过渡:老王的老实、厚道在打动着我们,作者也一直在以自己的善良对待着老王的善良,她希望老王的生活有所改变,希望他变得幸运些,但是作者的善意有没有实现呢?
(二)合作讨论: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片段。(8-16自然段)
1)A、分角色朗读(旁白、“我”、老王)。
B、其他同学找出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细节,并谈谈理由。
2)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我”此刻是什么感受?
出示并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揭示老王悲剧的社会根源。
4、拓展延伸:
幻灯出示:由老王想到的······
1)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也有着许许多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大家认真观看下列图片,是不是触动了你的心灵?
2)看图片后思考。
相对于《老王》中“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3)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5、学生质疑。
6、献给老王(配乐诗朗诵)
【教学实录】
师:这几天老师一直在读这篇课文,起读越感动,越读越迷惑,越读也越沉重。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不知大家读这篇文章时有什么样的感受。21教育网
生:我觉得老王非常善良,也非常令人同情。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善良和爱心。
……
师:大家刚才交流了自己的初读感受,那么我们的作者杨绛她又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篇文章的呢?请放声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生:(朗读课文后很快找出)“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多媒体出示该句)不错,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那么“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呢?
生:(齐)“幸运的人”是作者,“不幸者”是老王。
师:大家的眼光真敏锐,但是你发现了吗?“幸运的人”和“不幸者”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稍作思考)
生:他们都很善良。
师:文章中的哪些事体现了他们各自的“善”呢?
……
师:老王的老实、厚道在打动着我们,作者也一直在以自己的善良对待着老王的善良,她希望老王的生活有所改变,希望他变得幸运些,但是作者的善意有没有实现呢?
生:(齐)没有
师:从文章的17、18段,我们知道可怜的、善良的老王最后还是在贫穷与病痛的折磨下去世了。而且就是在他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第二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看看我们还能从中间读出些什么来。www.21-cn-jy.com
(三生分角色朗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部分,其他同学找出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细节,并谈谈理由。)
……
师:这样一个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周围的人平时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生:“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他们歧视老王,看不起他。
生:冷漠,从“早埋了”“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看出老李这些人对老王的漠不关心。
师:周围的人对老王冷漠无情,那作者一家呢?
生:从“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可以看出我们一家对老王的关心。2·1·c·n·j·y
生:老王给我们送冰车费减半,我们不要他减半收费。我们关心他的生活,在经济上帮助他。
……
师:作者一家是如此的关心老王,为何多年之后,作者仍会感到愧怍呢?
学生讨论交流
……
师:这个不幸的人,病入膏肓还不忘回报、关心我们一家人,老王的品质是多么可贵,可是在老王生前,作者却没有真正的被他这种品质所感动,这也是许多年过去,作者经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解剖才渐渐明白过来,才心里感到对老王有愧怍。
师:假如你是曾歧视过老王的人,知道“我”的愧怍会好受吗?你会对老王说什么?
生:我会对老王说:“对不起,老王,我为我曾经对你伤害道歉。”
生:老王,我以前歧视你是田螺眼,对不起。
……
师: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也有着许许多多象老王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21·世纪*教育网
请大家认真观看下列图片,是不是触动了你的心灵?
师:(看图片后思考)
相对于《老王》中“我们一家”和老王的关系,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生:我们缺乏的是爱心。
生:我们缺乏的是平等相待的意识。
……
师: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生:我们不仅要从物质上尽力帮助他们,还要从精神上尊重他们。
生:以前面对这些人,我也曾像文中周围的那些人一些的态度,学过这片课文后,我一定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教学反思】
从课堂生成反观教学设计,本课例成功之处在于:
1、关注文本,聚焦一句,拎住总纲。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将整堂课集中到一点来,让学生围绕着“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说出“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是谁,说出不幸者的不幸表现在哪里?并请学生找幸运者与不幸者的共同点——善。找出表现老王与“我”善良的事件。要言不烦,通过粗线条的问题来全面把握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21cnjy.com
2、深入文本, 品得透,悟得深。
通过设计了“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的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人流泪,鸡蛋“多得数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体现,“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是作者担忧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学生说 “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www-2-1-cnjy-com
总之,文本是教学开展的依托,充分开发利用文本资源,是成就高效课堂的基础。立足文本,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提问从文本中来,问题思考紧扣文本,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用活用透现成的教材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妙趣横生,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