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的来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0 “年”的来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3 08:4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0 “年”的来历教案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个民间传说,讲的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的来历。故事中白胡子老人的聪明和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故事本身所展示出的中华文化的丰富灿烂更会唤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民间传说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此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熟读精思,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 2.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性、畜、避、凡、耀、武、闯、皇、拥;要求会写的字有:历、异、凶、除、躲、避、宇、凡、耀、武、扬、闯、贴;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来历、异常、牲畜、躲避、气宇不凡、耀武扬威、闯进、安然无恙、灯火通明。 3. 在阅读中注意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从故事中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和才智。 课前准备: 1. 学生查阅与春节有关的习俗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过年前一天叫什么?那天晚上,家人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 [(学生回答。)播放《春节序曲》和一组图片(展示课件第三屏)。没错,一到过年,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都会用贴红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包饺子等方式来欢度春节。可是,你们知道人们的这些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年”的来历》这篇课文,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借助字音,自学生字。 [2. 同学合作学习,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并交流识记的方法。]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结果。(展示课件第四屏) 1. 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2.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三)指名读文。在学生朗读之后,指名评价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四)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同桌相互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全班汇报。 主要讲了传说中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除夕之夜会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有一位白胡子老人想办法赶跑了怪兽。从此,年年除夕,人们都照着老人教的办法聚在一起守岁,后来就成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年”。 过渡:在这件事情中,你对哪一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呢?把它挑选出来多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小组读文,并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 四、质疑问难,激发兴趣(展示课件第六屏) (一)启发:课文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疑惑的地方? (二)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1. 字词的理解问题。(字词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一些简单的,也可以将暂不理解的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加以理解,还可在学文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体会。) 2. 课文的理解问题。 [(1)白胡子老人是怎样战胜年兽的?(这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号召大家下课以后通过自己读书去解决。) (2)白胡子老人为什么知道年兽最怕的东西是红色、亮光和响声?(这类课文内容以外的问题,教师相机介绍一些民间传说的特点,如:民间传说一般是古代人民对不能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出的一种幻想,并不是真实的。相机理解“传说”等有关词语。)] 3. 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在学习课文时适当渗透写法上的技巧与特点,但不作重点。) (三)小结:学贵有疑,疑问就好比是开启一篇文章的金钥匙,会帮我们开启学习的大门,走向更为广阔的知识殿堂。让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宝贵问题,先试着自己解决。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耐人寻味的民间传说。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汇报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反复研读后,依次汇报解决的问题,大致归纳为:(展示课件第七屏)] 结合课文,说说年的危害及人们怎样对“年”的害怕(第二自然段) 1. 年兽的样子及它对老百姓的残害。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幅插图,找出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相机理解词语“凶猛”“除夕”“扶老携幼”。 (2)边读边想象年兽的样子、行为及百姓在除夕受到伤害的场面和逃避时的情景。 2. 白胡子老人的相貌及他撵跑怪兽的经过。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找出有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相机理解“精神矍铄”、“气宇不凡”、“耀武扬威”、“战栗”、“大惊失色”、“仓皇逃跑”等词语。 (2)边读边想象白胡子老人非凡的相貌及撵跑怪兽的情景。 (3)结合学生聆听或阅读民间传说故事的经验,谈谈对白胡子老人的认识,了解白胡子老人是智慧、勇敢的化身,感受民间传说故事的艺术表现形式,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3. 白胡子老人战胜年兽的办法。 [(1)、白胡子老头是用什么办法把“年”赶跑? (2)、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3)、从这件事,你有什么体会?] 4、引导学生抓住引起年兽由耀武扬威到仓皇逃跑变化的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5、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变化:由夜静时年兽闯进村子时的恐怖、紧张到战胜年兽的激动与喜悦,体会白胡子老人办法的高妙。 6、小组讨论:白胡子老人为什么能撵走年兽? [相机理解“安然无恙”“惊奇”等词语。从“知道”到采取相应对策,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和智慧。] 7. 人们“过年”的喜悦。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们过年“张灯结彩”的繁忙景象,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三)朗读全文,说说“年”的来历。 (四)一年一度的新年又要到了。今年,你准备怎样过年呢? 小结:白胡子老人将人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他非凡的相貌、行为以及才智,让我们又喜欢又佩服。相信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会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年! 三、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一)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努力把字写均衡、端正、美观。(展示课件第八屏) [1. 左右结构的字要观察左右各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 2. 上下结构的字,上下要对正并写紧凑,注意把字写平稳。 3. 半包围的字如“历”“避”等,要把被包围的部分写在中间,使字端正。] (二)书写练习。 (三)师生评议、欣赏。 四、拓展交流(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一) (一)提问:春节将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春节的习俗文化?把你查找的有关资料讲给大家听。 (二)全班交流。 五、总结课文 是的,民间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课本上很难学到的民间传说。它们有的是我们生活中某一习俗的来历的说明,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美好企盼,有的描绘了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让我们寻找更多的民间传说品读吧,它将带我们步入一个更加绚丽多姿的王国。 六、布置作业 (一)摘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的空花朵上或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里。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在让学生重视书写规范,在练习书写的同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拓展交流是对学生资料搜集和口头表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业布置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进一步吸收。] (二)将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过年的风俗整理一下,写在“我的采集本”里。(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 [教学反思] 民间传说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课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年”的来历,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加文化积淀。同时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从故事中体会白胡子老人的聪明和才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