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的地球》习题
基础过关
1.显生宙划分为 代、 代和 代。
2.冰川按分布规模、形态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分为 冰川和 冰川两个基本类型。
3.岩石按成因分为 、 和 。
4.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 纪。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 岸进行侵蚀,在 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综合训练
简述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试述滨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什么是矿物?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拓展应用
简述土壤污染源及其主要物质。
2.试述水污染源。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古生、中生、新生。
2.大陆、山岳。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4.石炭纪。
5.凹、凸。
二、综合训练
1.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2.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称为岩石圈。
3.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称为层间水。
4.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形或变位所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5.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凝成岩石的全部地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三、拓展应用
1.壤污染源包括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前者由某些元素的富集中心或矿床周围等地质因素造成的地区土壤污染;某些气象因素(如洪水)造成的土壤淹没,以及火山爆发降落的火山灰等。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和特殊的污染源(如核试验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散布)。污染物质主要有:有机物质、化学肥料、重金属、放射性物质、致病微生物等。
2.水体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如高矿化度的地下水对河水的污染等。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其中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认识我们的地球》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大小。
2.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
1.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2.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三、导学问题
你知道我们居住的地球有多大吗?
2.世界上还有其他星球存在着生命吗?
四、参考资料
地球?。
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因为其运动轨迹与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认识我们的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
教导学生热爱我们的地球家园。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互动法。
课前准备
电脑,投影仪,地球仪,课件资源,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
新课学习
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 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 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是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讨论: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可以每一排派一个代表,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 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地球的大小。
假定我们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要花上至少10019小时的时间才能绕地球转一圈。
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要大约400小时才能绕地球转一圈。
人类了解地球的历程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对地球的认识做了很大的贡献。(课后通过网络或书籍更详细的了解)
我们的地球家园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虽然已经开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们载人航天的事例和对外太空探索的简单计划),但毕竟这个探索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会看到什么呢?
伊拉克油田上空的黑烟;洪水冲过留下的黑色痕迹;沙漠化留下的一片黄色土地——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地球吗?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过渡:在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来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为爱护地球行动起来了,但是仍然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继续做着破坏地球的事情。
出示视频“土地森林被破坏”。
师:大家想一想,除了滥伐森林,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也是在破坏地球?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出示保护地球措施的漫画,让学生想一想为了保护地球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结论总结
为了今天,也为了明天,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关心地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课堂练习
大家想一想,除了滥伐森林,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也是在破坏地球?
作业布置
回家查找有关古人对地球的说法资料。
板书设计
认识我们的地球
从现在做起关心地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课件31张PPT。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第三单元导入新课 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认识我们的地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天圆地方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平新课学习天如斗笠、地如覆盖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不平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但是,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黄裹黄。亚里士多德说 公元前300多年的时候,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观察,根据三点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第一,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升越高,而南边的星星越来越低;第二,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第三,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一部分是圆弧形。新课学习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先是看船的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模拟实验1.把船放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2.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3.比较两次有什么不同。新课学习新课学习登高望远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新课学习月食说明地球是圆的新课学习月食新课学习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麦哲伦环球航行航空图像新课学习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新课学习麦哲伦环球航线图新课学习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验证了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新课学习 1961.04.16 苏a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新课学习 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与椭球体。新课学习地球仪--- ---地球模型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新课学习认识地球仪新课学习 地球的大小新课学习识记概念新课学习结论总结 为了今天,也为了明天,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关心地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
B.盖天说认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C.浑天说是张衡提出来的
D.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B课堂练习 大家想一想,除了滥伐森林,还有哪些人类活动也是在破坏地球?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回家查找有关古人对地球的说法资料。板书设计 认识我们的地球
从现在做起关心地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