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课《鉴赏诗歌形象》公开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复习课《鉴赏诗歌形象》公开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3 21: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公开课
参加对象
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主题
鉴赏诗歌形象公开课教案
?
上课人
《鉴赏诗歌形象》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形象的含义;
  2、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3、诗歌形象鉴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
  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诗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⑴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事物或画面。形象可以是抒情主体即人物形象,包括①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②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的“我”),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21教育网
  理解此含义时应注意:准确地把握形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友人直到“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和留恋。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离愁别绪、伤别情怀等等。21cnjy.com
  二、技巧点拨:
  (一)景物形象(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1、景象。
  诗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21·世纪*教育网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什么的意境?
  (2)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步骤】:1.找出诗人描写景色的有关诗句,抓住主要景物。2.概括景色营造的氛围。3.结合诗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2-1-c-n-j-y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展示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方式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www-2-1-cnjy-com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概括,准确的体现景色的特点情调。
  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抒发的情感。切忌空洞,要具体。答出“为什么”或“如何表现的”。
  例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马帘子挂起。
  【分析】作者看到之景有“海浪如云”“急雨欲来”,听到之声有“北风吹起”“雷声隆隆”,描述了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而这一切是诗人在“西楼”“卧”着看到和听到的,由此可见诗人的心胸。【来源:21cnj*y.co*m】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劲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例2:读唐诗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在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远洋在沙洲上静谁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充满生机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的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版权所有:21教育】
  2.物象。
  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品格节操。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基本思路:提炼所描写的物象的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理解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例3:早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4: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解答】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三、练习设计
  1.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1*cnjy*com
  参考答案:(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
  (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着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陂,水池。
  问: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之中。”情作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借助杏花形象,赋予其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形象而深沉的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2·1·c·n·j·y
第二课时
  (二)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2)这首诗歌中的“xx”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步骤:1.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答题步骤:1.描绘诗歌中人物的形象。2.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并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3.归纳的形象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分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1*cnjy*com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前两句回忆当年的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方,意味脱离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旧貂裘。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感慨,“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二、练习设计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繁,时尚动荡,民不聊生。
  (“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21·cn·jy·com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
  答: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
  三、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的问题
  鉴赏诗歌形象,主要应注意两点: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准备参加高考,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的传统审美习惯,主要有下列几点:(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4)折柳送别,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www.21-cn-jy.com
  2.从分析景、情入手
  诗人写诗,常用“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之法,读者读诗,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体味。即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
  例: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从诗题和诗意看,诗人在秋天离开广陵(今扬州)北上将渡淮河北上或西行,亲故都留在了广陵。到了渡口,天夜已晚,又不见渡船。这时天正下着雨,他一人在河边徘徊,诗人的思绪正像淮河的波涛一样翻滚。他把此时此地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这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首联描写暮色中空荡荡的淮河,诗人欲渡而无船可待,给人一种空旷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挂起雨幕,东连至海,远处山寺传来悠长的钟声,孤寂变成了凄怆,羁旅之情更加深重。颈联点出“离思”。“独鸟下东南”,这雨幕上出现的“鸟”是“独”的,可见是失群的;一个“下”字,可见是归巢的;“东南”二字表明是飞向广陵方向去的。诗人睹鸟而思己,“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油然而生,读者也不能不为之凄恻。
  这样看来,本诗全用景物烘托、离别之意,凄楚、落寞之情,如果不是细细探寻景物描写中隐含着的诗人的内心世界,鉴赏就有可能走上歧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