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4 07: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2、了解本课的作家及作品,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2(1)题。
3、通读课文,完成《助学》“预习积累”第1题。
4、大声朗读课文3—4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注意:任务完成后,将2、3两项任务交与小组长检查,组长根据完成质量打上相应的等级。)
相关课程标准: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积累常用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学习课文组织选材的技巧。
评价任务:
1、能在预习检测中发现预习过程中的疏漏之处。
2、再次阅读课文,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上一步阅读的基础上,试着梳理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检测目的:
1、排查预习疏漏,落实字词及朗读的任务。
2、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检测方式:
1、学生独立完成《助学》“学习测评”第1、2两题,同时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完成后,小组长组织同学互查互纠,老师给予评价并再一次强调预习要求。21教育网
2、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展示的作家作品考查题,老师强调易错字及《朝花夕拾》这个知识点。
3、学生自主选择文章语段在课上范读。读后,师生评价交流,老师进一步强调朗读的要求。
再读课文,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境导学】 ------文中“寻宝 ”
此环节训练点: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及搜集、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一步:游戏导学,激发兴趣。
具体操作:在老师的示范下,完成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的拍掌接龙游戏。(例如:童年小树林-------童年尿裤子--------童年偷桃子------)老师选择性的板书。板书一定量时,游戏结束。21·cn·jy·com
第二步:老师顺势引导并出示导学问题。
师:孩子们,看看黑板上的板书,老师发现你们的童年就像一个大大的“百宝箱”,平凡而又多姿。其实无论是谁,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平凡还是伟大,都曾经拥有过“童年的百宝箱”,那鲁迅先生有没有?我们可以到哪里去寻找?(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百草园,三味书屋)www.21-cn-jy.com
出示问题:1、作者写了儿时百草园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作者又回忆了三味书屋的哪些生活经历?
(这两个问题均出自《助学》“感知探究”部分,稍作调整改动)
学习方式:
1、生自主学习,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问题要求分析提炼。(提醒学生尽可能的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2、个人完成后,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补充,形成较为统一的答案。
3、小组代表展示,师生商议交流,取各组精华加以增删调改。
易出现的问题预设:
学生的概括能力偏弱,不会提炼加工,以至于答案过于零散,杂乱。
解决途径如下:
【合作探究】-------“归类整合”
此环节训练点:训练学生提炼概括信息以及语言组织的的能力
引出探究问题:
刚才大家分析的又全面又准确,但是大家看板书就不难发现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我们的答案太零散细碎。所以我希望各小组运用集体的智慧,深入研究后,把以上内容进行一下整合,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习方式:
1、老师以涉及到的第17段的内容为例加以整合概括。生原始答案可能是: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三件事,因为它们都是发生在同一地点(后园),都是在上学期间偷偷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后园偷玩”。2-1-c-n-j-y
2、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其它内容的整合概括。
3、小组展示后,通过比较筛选确定最简洁、准确的概括。
预设有以下几方面:
园中美景、园中趣事、读书趣事(后园偷玩、读书观师、课堂偷玩),或者是:美景、趣事。
梳理思路,学习课文组织材料的技巧。
【自主探究】-----纵观全文,理清思路。
此环节训练点: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技巧的认识,并加以学习运用。
出示探究问题:作者如何将如此零散细碎的材料条理地组织在一起的?
学习方式:
1、老师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点拨。例如:(1)、看全文大思路时,可以参考文题,及关键语段9段。(2)看局部时引导分析关键词(冬天的)。(3)看细部时,可以抓巧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2、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3、学习后谈一点结构上或材料组织上的收获。
训练反馈。
布置预习作业。
选择“玩斑蝥、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老师读书”中的情境来加以体验模拟(注意动作与神情的配合,一定要投入,要身临其境)。下节课找你们来表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园中美景 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
百草园 { || 时间 (巧妙句式)
过 ‖空 园中趣事
童年经历{ 渡 间
段 后园偷玩
三味书屋{ 读书观师 } 读书趣事
课上偷玩
教学反思:
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充分了解教材特点,编排意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合理安排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打算和学生一起分析探究什么,老师预期学生收获什么,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解决,是老师在备课时需要动脑筋的地方。只有这一点明确了,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设计教学流程。21*cnjy*com
本篇教案就是预期学生在预习习惯的养成,分析概括材料,组材的技巧上有所收获的指导思想下编写而成的。
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较好的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大部分同学能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的进入状态,走进了文本中,融进了学习小组中。但对于新初一的同学来说,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老师耐下心来用心去养成。
“语文教学如绣花”,只有穿好每一针,引好每一线,才能绣出一节节的“锦绣课堂”。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具体要求如下:
选择“玩斑蝥、摘覆盆子、听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老师读书”中的情境来加以体验模拟(注意动作与神情的配合,一定要投入,要身临其境)。下节课找你们来表演。www-2-1-cnjy-com
相关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来源:21cnj*y.co*m】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1cnjy.com
3、了解课文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传达的生活乐趣,品赏作者含蓄、生动、简练的语言表达。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有序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3、在比较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评价任务:
1、能在情境体验模拟中,说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2、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从字里行间中捕捉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1。”
3、能够结合具体的段落或词句谈谈你对“教学目标2”的理解和体会。
4、对本文的内涵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
检测目的:
1、继续落实预习任务,强化七年级新生的预习意识,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2、在学生充分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自然导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好课时间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衔接和过渡。
预习检测过程:
第一步:调查学生所选的情境,然后找相同选择的三位同学分别来演示,并把那时那刻的心情及变化口述出来。
第二步:观众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中肯的评价并归纳一下他们的异同。
(预设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比较共性的情感体验是:充满乐趣,十分开心、非常快乐,自由自在,既紧张又好奇等。)【出处:21教育名师】
第三步:老师顺势引导并出示学习目标。
(老师:快乐有形状吗?有手感吗?有颜色吗?有气味吗?生应该齐声作答:没有。师:好抽象啊!怎样把这抽象的快乐写的具体真切,生动形象,让读者如临其境,产生“快乐”的共鸣呢?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揣摩,去探寻吧!
二、品读课文精彩语段,体会作者精妙的语言表达,学习作者巧妙的写景方法。【情境导学】 ------“炼字传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此环节训练点:引导学生初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一步:找两位读书优秀的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八段。
第二步:出示问题:1、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说说本段中的哪些语句最能传达出儿童捕鸟时最真实的乐趣?
(学生找到达成一致后,教师范读捕鸟过程,要把“开辟战场的急切、下饵诱鸟的窃喜、等鸟入套的的紧张、收获战利品的兴奋”,传达出来,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同学交流,达成共识后,学生再范读。)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1)教师的范读为师生建立自然和谐的交流搭建平台。(2)突破难点,自然引入下一问题
第三步:顺势出示问题:2、这么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情变化,作者有没有直白的表达?这些情感都被浓缩在哪些词语中?
(学生回答出捕鸟的动词后,老师出示问题3,进一步体会文章含蓄、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第四步: 出示问题:3、将这些词语中的“支、拉、罩”换成“竖、提、按”好不好?为什么?
第五步:学生体会思考作答后,老师扣目标梳理小结:这些动词既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让读者们身临其境,又含蓄地表达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欢乐的心情,引发读者的共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习方式:
1、生先结合自己的体验自主体会揣摩。(提醒学生始终要追寻自己心的方向,因为心灵都是相通,找到自己的心,也就能揣摩出作者的心。)
2、在师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能打开思维,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写景妙悟”
此环节训练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有序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激趣并引出探究点:有一件事让我很痛苦,那就是批改写景类的学生作文。因为“乱、假、空、俗”,是历来写景作文的弊病。同学有没有同感?想不想“根治”?有一味药方,那就是课文中写景的精彩语段。(齐读第二段)
出示教学目标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真切、有序、生动地描写事物的写法。
出示探究点:1、抓特点---“准”
2、不捏造---“真”
3、杂不乱---“序”
4、巧表达---“彩“
第一步:老师对“准、真、序、彩”逐项通俗的解释,可举例说明。
第二步:学生距自己的理解,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加以分析。
第三步:老师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进行适时地点拨引导。
难点预设: 4、巧表达---“彩“的切入点不好找。
难点突破: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语的运用和修辞手法两个角度去切入。(此处对修辞的判定以及赏析的简单方法加以明确落实。)【版权所有:21教育】
小结并引出第五个探究点:刚才说了那么多写景的技巧,其实技巧犹如人体骨架和血肉,情感才是文章的灵魂。就本段而言,灵魂就是“快乐”。在作者的笔下,快乐是眼睛看到的,是耳朵听到的,是舌头尝到的。(有形、有声、有味)。你能找到它们吗?(引导学生学习充分调动感官多角度写景的手法)
学习方式:
个人、小组、老师的三边互动完成。
三、比较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比较探究】-----“感悟童真”
此环节训练点:在比较体验中,引导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有益启示。
出示探究问题: 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提醒学生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答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呢?21·世纪*教育网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恰当的时候出示关于本文主题内涵的不同理解。
1、本文是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从而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本文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21*cnjy*com
3、本文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言之有理即可,但如果看不到童心、童真、童趣的一面则应加以引导。)
学习方式:
1、老师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点拨。(例:生过于偏激时,观点不明时,理由不充分时,脱离文本时应加以引导点拨)2·1·c·n·j·y
2、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3、也可根据情况组织一次小辩论。
四、 训练反馈。
布置作业。
仿写捕鸟过程的描写,写一段有趣的经历。
要求:1、不少于100字。
2、应力求用词准确生动,感情饱满真挚。
3、完成后交与小组长检查量化。
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炼字传情:扫、露、支、撒、系、牵、拉、罩
写景妙悟:准、真、序,彩
感悟生活:童心、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