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课)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1)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顺畅的朗读课文、理解常用的实词虚词借以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默写文言文要求背诵部分、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5课,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两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古文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中招考点:
归纳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板块的考题,其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实词、文言句式、句子翻译、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情感、断句、鉴赏拓展。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文言文复习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对拓展题还把握不好。
二、复习目标:
1、通过识记文中的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能准确解释文言词,说出文学常识?。2、通过背诵课文、探究问题,?能完成中考题。?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文中的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能准确解释文言词,说出文学常识?。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背诵课文、探究问题,?能完成中考题。?
四、教学过程
复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通过识记文中的文言字词和文学常识,能准确解释文言词,说出文学常识?。
通过背诵课文、探究问题,?能完成中考题。?
复习指导(一):
内容:文学常识和重点实词
方法:识记
时间:5分钟
要求:能准确解释文言词,说出文学常识?。
资料参考: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复习检测练:
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5、相委而去(????????) 6、入门不顾(?????????)?
三、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còu)??????B、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D、友人惭(chán)?
四、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尊君:????????? ??????????????????????????????
2、家君:???????????????????????????????????????????
3、君:?????????????????????????????????????????????
参考答案:
一、南朝宋????刘义庆???寒雪日????内聚????谢太傅和儿女????讲论文义
二、1、比不上 趁??2、片刻??高兴地 3、比、比拟4、约会、约定???舍去??5、离开???6、回头看
三、3.b
四、1、称对方的父亲。2、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对人的尊称
复习指导(二):
内容:课文
方法:背诵,交流探疑
时间:5分钟
要求:能完成中考题。?
1、《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1、“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2、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复习检测练: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参考答案: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3、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4、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 俄而( ) 雪骤( ) 欣然( )
柳絮( ) 凝( ) 韫( ) 寔( )
2.《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看法与同学交流?
4.《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拓展延伸: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
1.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
(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
(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
(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
(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fù é zhòu xīn xù nínɡ yùn shí
2.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3.“君”是对人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
4南朝宋 刘义庆
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参考答案:
拓展延伸:1.A(窃:偷偷地、悄悄地)
.(1)王冕 (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能准确解释文言词,说出文学常识?。
?
能完成中考题。?
要点归纳:
刘义庆
《世说新语》
志人笔记小说集
要点归纳:
?
中考文言文的出题方向:
解词
译句
理解基本内容
对文中的观点和手法进行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