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光现象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光现象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1-14 09: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复习专题:光现象
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过关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典型题例
例1、(2012 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雨后彩虹
B.水中“月亮”
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
例2、(2012 厦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考点2:光的反射:
知识点过关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典型题例
例1、(2012 南昌)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例2、(2012 赤峰)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
B.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
C.人在船上看见水中的鱼
D.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
例3、(2012 泰州)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
m.
考点3: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过关
1、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实像和虚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典型题例
例1、(2012 自贡)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高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
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
例2、(2012 湛江)小明站在穿衣镜前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像(选填“虚”或“实”),当她远离镜面时,所成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戴的近视眼镜是
透镜.
例3、(2012 孝感)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
考点4:光的折射
知识点过关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典型题例
例1、(2012 龙岩)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例2、(2011 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考点5: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知识点过关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色光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光谱上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特点:热作用强,可用于:加热食物、烘干汽车表面喷漆、烤箱烘烤食物、浴霸、医疗上红外线诊断和治疗。
穿透云雾能力强,可用于:红外遥感,遥控。
(2)紫外线:位于光谱上紫光以外,高温和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特点:化学作用强,用于照相感光;生理作用强,用于杀菌,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荧光效应:用于防伪。
考点6:透镜
知识点过关
1.凸透镜
(1)、凸透镜的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凸透镜的光心: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凸透镜的主光轴:凸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4)、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与凸透镜主光轴的一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5)、凸透镜焦距(f):凸透镜的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6)、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7)、像距(v):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能使光线发散,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照相机
f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概括: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典型题例
例1、(2012 黄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例2、(2012 宜昌)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例3、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跟踪训练:
(2014广东汕尾)1、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
B.潭清疑水浅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2014山东泰安)2、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反射
B.折射
C.直线传播
D.色散
(2014湖北黄冈)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2014湖北宜昌)4、下列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
(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2014黑龙江哈尔滨)6、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
(2014浙江嘉兴)7、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2014四川宜宾)8、把微小放大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2014山东泰安)9、下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2014江苏扬州)10、能正确表示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2014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湖南株洲)1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2014湖北荆州)12、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2012 淄博)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
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
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
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
(2012 株洲)14、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
(2012 泰安)1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2014江苏扬州)16、未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
(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发现火源,可用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可见光/红外线/激光)。
(2014湖南常德)17、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
(2014广东广州)1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水中,
在水底形成光斑
(1)画出水面的反射光线
(2)画出水中的折射线
(2014河南)1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的AB面垂直入射,折射后从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
(2014四川南充)20、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4山东济宁)21、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出,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并标出平面镜的位置.
(2014河南)2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将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_(能、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3)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江苏泰州)23、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 
 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说明它是  
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 
 
(上/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2014江苏扬州)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试验中,
(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
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
(厚/薄)。小华选择两只棋子,请针对其中的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

(2)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
(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
(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2012 营口)25、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这个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摄影师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如果小明在原地不动,这时摄影师应
(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到小明的距离,同时
(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26、(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选填“上升”
或“下降”)了
m。
27、(2014湖北黄冈)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8、(2014福建福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选填“虚”或“实”)像。
29、(2014重庆)小丽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_______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A的像。
(2)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
30、(2014广东梅州)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脸时,将玻玻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 
 。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31、(2014山东济宁)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考点1:例1
C
,例2
C
考点2:例1
D
,例2
B

例3
反射
5
考点3:例1
C
,例2

不变


例3
C
考点4:例1
D
,例2
120
小于
考点6:例1
D
,例2
C

例3
C
跟踪训练:
1、D
2、C
3、C
4、C
5、B
6、A
7、B
8、C
9、B
10、C
11、B
12、A
13、B
14、A
15、B
16、答案:红外线
激光
解析: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应用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的发现这些隐火,找到火源,及早灭火。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
17、折射
反射
18、
19、
20、
6
不变
21、
22、
答案:(1)显示光路
(2)不能
(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
23、
答案:反射


24、
答案:(1)玻璃板

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2)B
不能

25、凸透
倒立
减小
增大
26、答案:(1)虚
(2)6
(3)下降
0.5
解析:(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故所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物体A到水面的距离相等,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3m;(3)由几何知识可知,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下降了0.5m。
27、
28、答案:(1)大小
(2)前

29、
答案:(1)竖直(垂直)
(2)相等
(3)虚
解析:(1)玻璃板必须竖直放置,这样才能使蜡烛B和蜡烛A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重合;(2)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它与像重合,说明像与蜡烛的大小相等;(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发现无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0、
答案:(1)2
大小
(2)不能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解析:(1)①当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所以选择2mm的玻璃板;②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31、D
1
2
3
后视镜扩大视野
D
小日食金星凌日
C
对镜狗成双
B
露珠放大叶脉
A
B.从放大镜中看
到镜后正立、放大
的数字
D.“海市蜃楼”
C.小孔成的像
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
A.水面倒影
D.水面“折”枝
C.墙上手影
B.灯下影子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