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诸葛亮
【学习目标】
了解诸葛亮衷心辅佐两朝的热忱,了解他的施政主张,特别是他对后主刘禅的劝勉及忠于刘氏父子的感情。
体会诸葛亮回忆往事的目的
学习本文条分缕析的写法。
【学习重点】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回顾三件往事的目的。
【知识链接】
1.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人称“卧龙”。刘备称帝于成都,以诸葛亮为丞相。备死,辅后主刘禅。屡次北伐,章武十二年,卒于五丈原中。21cnjy.com
2、《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惨败中回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句子翻译:(答对一题小组加两分,答错一题扣两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之路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自主学习(用时十分钟,答对一题小组加两分,搭错一题扣两分)
自主浏览课文,找文中“线索词”,给课文切蛋糕、分版块
1、“表”是 。在这篇表中,先帝指 ,陛下指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分别是: 、 、 。
2、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 。
3、开篇指出蜀国面临的不利的客观因素是: 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4、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
5、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表明北伐条件已经成熟的句子是: 。21教育网
6、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
7、作者总结两汉经验教训的句子是: 。
8、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9、表明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10、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一次相照应的句子是: 。
11、“由是感激“的“感激”具体指代 。
12、诸葛亮认为赏罚应该严明的句子是: 。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等。
14、后人对《出师表》的评价:
陆游: 。
杜甫: 。
15、第3、4段推荐贤臣时,两次提到先帝,意在说明:
。
三、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后抢答,答对一题,加三分)
1.文章开篇从当前天下形势谈起,有何用意?
2.赏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结合课内外对诸葛亮的了解,谈谈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4.《出师表》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有哪些?
5.文章13词提及“先帝”,7次提到“陛下”,有何用意?
四、质疑探究 勇于质疑,各抒己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五分)
五、课外拓展 (答对一题小组加两分,答错一题扣两分)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小结检测 (答对一题小组加两分,答错一题扣两分)
一、翻译句子
1、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二、问答1.文章第五段插入一段对先帝的回忆,用意是什么?
2.、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3,诸葛亮总结的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
4,诸葛亮为了“报先帝而忠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们都在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们的种种精神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