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部编版语文七上(初一)第五单元 16 猫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部编版语文七上(初一)第五单元 16 猫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4 18:1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猫郑振铎 郑 振 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
·相称 郁闷 娱乐
污涩 怂恿 婢女
蜷伏 惩戒 怅然识记字词chènyùyúsèsǒngyǒngbìquán chéngchàng·········解释文中的词语污涩:肮脏不光滑的事物。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一般带有贬义)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悲哀痛苦。
惩戒: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下断定的话。理清文章的思路: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找出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找出三次养猫经过的起止段落: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第三部分(15--34):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性格各异。跳读课文,完成下表。第一、二次养猫:类别内 容项 目从隔壁
要来的从舅舅
家要来
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
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的
很活泼
更加
活泼
很受喜欢
很受宠爱
亲爱的同伴
病死被一个
过路人
捉去了
板书第三次养猫:类 别内 容项 目遭人遗
弃,拾
来的。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烧脱了好几
块毛之后,样子更难
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
无,大
家不喜
欢,不
大注意
它。被我
打伤
致死
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讨 论: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芙蓉鸟被害案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很久
犯罪嫌疑人:
丑猫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
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我的判断是否正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不正确;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根据是:
“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冤 案案件定性:案件反思: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 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弥补的。
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在同一件事上,作者对待不同的猫的态度可能是不同的,猫的遭遇可能也是不同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三次养猫的情趣不同,失去之后的心情也不同。作者养猫时的心情是怎样不断变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揣摩作者的情感:拓展延伸: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
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一句话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第二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第三句话比第二句表示伤心的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坚决,放在结尾,既呼应了开头,又总结了全文。
揣摩文章结构:语言品析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用的妙,最有表现力。第一只猫是“花白的毛,很活波,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猫外貌的可爱。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
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来突出小猫的活泼可爱。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 它也会扑过去捉。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动词传神,形象地写出来猫的轻捷活泼。写法探究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3、鲜明的对比。
4、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5、以小见大,主题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