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助您教考全无忧
16.最大的麦穗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四、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动笔画画。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所提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在问题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
4.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
A.为什么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
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小麦嘲笑弟子们什么?
C.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
D.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弟子们刚刚摘下的?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让我们徜徉其间。
二、学习课文:
1.潜心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对话、交流,定会有所收获。对话要有根有据,让我们先对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做番研究。
2.学生人人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读写批注。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将思考的结果、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书旁。
4.我们与苏格拉底零距离接触,倾听他的声音。谈谈你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从文中找出依据。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人有什么启发呢
阅读交流预设:
A.“只许进不许退”——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B.“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
C.“……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D.“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E.“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
F.重点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苏格拉底虽然只讲了三次话,但他讲得少、引得巧、点得妙,效果好。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
请你们自由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好吗
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师:你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语言很流畅!
生:我认为,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师:理想是需要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才是重要的……
……
5.我们读书可以质疑大师,你也可以向大师挑战。
交流:
A.美中不足:第六节苏格拉底直接告诉弟子们答案,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学家没有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
B.“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改为苏格拉底让学生找相对大的麦穗,不一定找最大的麦穗。
6.苏格拉底的弟子虽然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但是经历了一次体验,聆听了一次教诲,由此禅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A.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名读。
C.说体会。
D.“最大的麦穗”和“眼前的一穗”有什么联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E.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F.让我们将这段话铭刻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
7.激情总结,回味无穷
时间过得匆匆,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忘返,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变得更加富有。因为我们明白了:抓住机会,把握当前。
三、联系实际,升华理解
1.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文章的理解。
2.请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想、体会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并写下来,部分同学写到黑板上。
3.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自己的“名言”。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抄写最后一段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