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复习提问1、近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四步)
2、八国联军侵华前,先进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结果怎样?有何启示?(结合太平天国的启示)结果:都失败,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都没有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启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革命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从刚才的分析和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是?要完成的任务是?时代背景:《辛丑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辛亥革命 【基本框架】
一、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条件和兴起
二、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的高潮(两大事件)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辛亥革命的结果及失败原因?
2、辛亥革命的评价(意义和局限)?——结果及评价【要点自究】
(1)辛亥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2)辛亥革命爆发、高潮事件分别是?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目的、内容及意义?
(4)辛亥革命的结果及失败原因?
(5)辛亥革命的意义?
【要求:结合提示,在教材上标注好关键要点,列好层次和提示语;时间是10分钟】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指导思想)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地位)
H、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1905月年8月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
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北京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革命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高潮(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意义: 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国近代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否定君主专制,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颁布的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1912年3月11日(时间),孙中山(人物)在南京(地点)颁布了参议院(机构)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独揽大权。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责任制内阁体现自由平等体现主权在民。二、辛亥革命的经过1、革命爆发( 1911.10.10 )⑴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2、高潮(成果)变局和创举(历史巨变)。(推翻,建立)性质、内容(每个条款的意义)和意义。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思考:革命党人面临哪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为何?革命阵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辛亥革命的结局妥协②干涉③施压①强大④软弱根本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时代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1912年3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结局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时代局限性),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与农民相比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力量弱)1912年3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三、评价1、局限性:(两个没有)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结合刚才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和课本65页最后一段,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考虑一下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⑴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变局和创举。(推翻,建立)性质、内容(每个条款的意义)和意义。2、进步性(性质,三个方面)民主共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①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1)政治上 (2)经济上(3)思想上≠ 封建制度(核心)两大成果20世纪以来的第一次伟大巨变。 三、评价1、局限性:(两个没有)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主共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①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1)政治上 (2)经济上(3)思想上2、进步性:(性质,三个方面)国庆时相对的伟人像 【本课小结】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条件和兴起
二、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高潮(两事)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辛亥革命的结果、失败原因及启示?
2、辛亥革命的评价(意义和局限)?——结果及评价1、1912年元旦,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2、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变局和创举(20世纪第一次历史巨变)。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A、成立时间最早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的组织系统巩固练习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共和是幌子,专制是实,革命果实被篡夺,开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1912—1927年)3.下列不能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一项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承认不平等条约
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课下任务1、先把基础知识要点全部记牢;
2、记牢之后,尽可能多的做优化学习上的习题(58页4、5、7不做,其他有根有据的做好。)
3、预习14课:
(1)先一句句提取课本,给课本加上提示语,形成自己的主干脉络,理顺事件的来龙去脉。
(2)理完之后,对照优化上的知识梳理,完善自己的框架,并把知识梳理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