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3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5 10: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理清文章思路,复述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⑵ 理解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能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能力。
[4]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2、情感价值观: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⑴ 理解人物形象,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⑵ 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五、教法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学生思维行为特点,设计“五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赏析,结则是小结。
六、课时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课文预习:
⑴ 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⑵ 对比较感兴趣的句子请在文中划出,并在此句旁边注明欣赏的理由。
2、课外准备:
⑴ 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信息;
⑵ 搜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⑶ 搜集有关爱的名言。
二、课堂环节
1、直观导入,初步感知(5分钟)
(1)《千手观音》导入新课。
(2)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人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2、粗读文本,理解主题:
⑴ 析题: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再塑谁的生命?
她原来的生命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结合文章内容做答)
⑵ 读文:
① 快速浏览课文,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理清思路: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1~13);
莎莉文老师教我走进大自然(14~21);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爱”这种抽象事物(22~39)。
②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进行复述)
③各抒己见:读完本文,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赏读文本,自悟体验:
⑴ 赏读文本:
(如果有自已比较喜欢的句子、段落,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也可小组交流所想)教师可推荐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
⑵ 难点突破:
① 请说说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这里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② 海伦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发言,师生一起总结:
A、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
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
B、自身因素:内心敏感、求知欲强、好奇、好学自强、不屈不挠。
4、拓展延伸,小结全文:
⑴ 莎莉文小姐认为:“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也有许多关于爱的经历吧?写写看你心中的爱是怎样的呢?
课文第三部分师生的回答中,有几个探讨什么是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写几句话。
课文中讨论“爱”的句子有:
“爱是什么?”
“爱是花的香味吗?”──在海伦看来,爱是给人类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在海伦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的云彩。……也不想玩了。”──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了它,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没有它,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了。
⑵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象作者这样的意志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请概括他们的事迹。
⑶ 课文小结: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学生齐读):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
麦西夫人的脸,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5、布置作业:
⑴ 写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
⑵ 结合辅导教材中的海伦.凯勒的文章来学习她的人格魅力。并结合课文写自己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