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课《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课《绿》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5 16: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习和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
2、我会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我能领会作者欣赏绿的情趣,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和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
2、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关于绿的图片,生回顾学过的关于绿的古诗句,主动发言。
考考你:绿象征什么?生主动发言,共同明确: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绿》。
二、明确目标
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三、自主学习
一读课文——识绿
1、梅雨潭的绿有什么特征?用文中的两个词概括。
二读课文——赏绿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写绿的句子,读读品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温馨提示:a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b欣赏的角度有修辞、表现手法、准确的词语、饱含深情的语句等)
四、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各组3号板展,1-3组修辞,4、5组表现手法,6、7组准确的词语,8、9组饱含深情的语句。其他同学组内交流,然后对本组3号的板展进行质疑和补充。
2、组间交流
自主学习内容一:生口展,师生明确。(奇异、醉人)
自主学习内容二:(1)、对其他小组的板展进行补充和质疑。
(2)、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板展内容。
师指导朗读,适时点拨: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波光的明亮和质地的柔软的特征,也写出了梅雨潭水绿的醉人的美,寄寓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多方比喻精雕细刻 )
(2)通过对比,把梅雨潭的绿与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梅雨潭之绿的浓淡相宜、明暗适度。(通过衬托突出表现)
(3)作者运用联想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大胆联想升华意境)
五、感悟主旨
三读课文——悟绿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背景提示:《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在酝酿之中。朱自清这一时期的思想,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
明确:作者热情地写了梅雨潭之绿,抒发了自己对生机勃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六、学以致用
以“绿”为主题,或以你喜欢的景为对象,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板书设计:
多方比喻精雕细刻
奇异
绿 通过衬托突出表现
醉人
大胆联想升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