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
总体构思:
《废墟的召唤》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
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过程与方法: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⑴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⑵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法学法
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
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因势导入本节课,板书课题。
(二) 走进作家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宗璞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三﹞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字词积累】,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
2检查预习作业。
词语解释: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瀛(yíng):大海。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四).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五).分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4﹚.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六).精彩语段赏析
老师范读第﹙11--19﹚自然段,师生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一部分写了我与一个年轻人的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和年轻人各是什么人?
作者: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在时代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年轻人:面对时代的变革迷惘和徘徊,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
﹙2﹚怎样理解“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
“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
他微笑是他懂得人应该尽责任,但环境跟这些青年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背景: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 这场浩劫湮没了无数年轻人知识报国的梦想,青年人想尽责任却尽不了 。大家刚刚从文革中经历过来,思想的禁锢和艺术的枷锁仍然捆绑着人们,社会政治环境,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让我们觉得随时都会倒退到文革的时代。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3﹚“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 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什么心态?他愿意做出什么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愿意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14和19自然段,这两处都对落照晚霞进行描写,这有什么作用呢?
流露出对祖国未来的向往,号召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要为时代做出贡献。
﹙5﹚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当今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怎么尽责
培养学生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齐读最后两自然段,思考其含义与作用?
作者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要记住废墟的召唤,因为它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七﹚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找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八).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九).
布置作业: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板书设计
3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召唤-------------年轻人
投身改革浪潮
语文
《废墟的召唤》
教案
单
位:
遂平县常庄乡中
姓
名:蒋
五
星
手
机:1350764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