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3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15 11: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
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级附近降水多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多
3. 一般地讲,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B地 B.Q地 C.M地 D.N地
4. 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是( )
A.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春季多雨,秋季少雨 D.常年湿润多雨
5.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比较( )
A.东岸多 B.西岸多
C.一样多 D.不一定哪里多
6. 下列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
B.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C.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D.背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
二、综合提升
1. 读甲、乙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地全年高温的是______地,导致两地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甲图中B、C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地,导致两地降水量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乙图中A、B两地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地,导致两地降水量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 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看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附近地区,降水量大多在______毫米以上。21cnjy.com
(2)看图可知:世界年平均降水量较少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_____、中纬度内陆地区和______地区。2·1·c·n·j·y
(3)B、C、D三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部、中部和______部,其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4)判断真假:甲图中成群结对的骆驼在A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常出现,你觉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 B
解析:中纬度沿海地区距海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很容易进入该地形成降水,因而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不易进入该地,降水少。因此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www.21-cn-jy.com
2. B
解析: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3. C
解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读图可得M地降水最多,因为该地位于迎风坡。
4. B
解析: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 A
解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21·世纪*教育网
6. A
解析: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科学家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稀少,叫地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www-2-1-cnjy-com
二、综合提升
1.(1)A 纬度因素
(2)C 海陆因素
(3)B 地形因素
解析:
(1)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表现为:随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图中A的纬度低,所以气温高。
(2)海陆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为: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C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
(3)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降水丰富,东侧降水稀少。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1)看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2)看图可知:世界年平均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内陆地区和两极地区。21*cnjy*com
(3)B、C、D三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C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B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4)甲图中成群结对的骆驼在A地经常出现,这是假的;判断依据是A地降水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不会出现骆驼。【来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