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学案(打包10套)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阳区高中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学案(打包10套)鲁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16 11:10:58

文档简介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3课时)——胶体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2.理解溶液的涵义与组成,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35-37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1.分散系:由
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2.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外观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性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
原因:
应用:

(2)聚沉:向中加入盐时,其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能中和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胶体聚沉的方法:
(3)电泳:在外电压作用下,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
4.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1)胶体和浊液的分离方法:
(2)胶体和溶液的分离方法:
【自学检测】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泥沙
C.纯净的冰块
D.氯酸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
C.
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双选)(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互动探究】解释下列现象
(1)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2)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
(3)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它们为什么都有净水的作用
(4)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
【当堂训练】
1.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
D.都不能稳定存在
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3.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
4.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运动无规律
C.溶液中通过光束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光束有丁达尔现象
D.通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课堂检测】
1.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渗析法分离的是(
)
A.NaCl和水
B.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
C.乙醇和水
D.NH4Cl和NaCl固体混合物
3.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OH)3胶体,可行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发
C.加入适量的盐酸
D.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思考: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溶液,可行的方法是什么?
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课本P39)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的氯化铁溶液,适当加热即可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注意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化学方程式
【课后拓展】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布朗运动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
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之间
2.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做布朗运动
C.胶粒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4.为了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氯化钠,可采取的方法是(

A.过滤
B.电泳
C.渗析
D.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
5.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较差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6.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后,装入半透膜袋,再浸入蒸馏水中,蒸馏水中将会大量地增加的是
( 
)
A.淀粉酶
B.淀粉
C.葡萄糖
D.酒精
7.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牛油与NaOH溶液共煮,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析出固体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D.
重金属中毒时可服用牛奶、豆浆解毒
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
9.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
)
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
C.将0.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入到0.0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并不断振荡
D.将0.01
mol·L-1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到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并不断振荡
10.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由捷克发明的“纳米蜘蛛”被用来生产纳米纺织品,纺出的丝比最细的蚕丝还要细几百倍。以下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与纳米丝的直径大致相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新制Cu(OH)2的悬浊液
C.NaCl溶于酒精中形成的胶体
D.食盐水
11.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电源负极附近颜色_________,这表明______
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__。
(2)向其中逐滴加入Na2SO4溶液,现象是_____
____;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3)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_______
__。
12.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的方法很多,如重结晶、过滤、盐析……,请将分离或提纯下列各混合物最适宜的方法的名称添入括号内:
①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石灰石
。②除去碘中混有的碘化钠固体
。③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少量食盐
。④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

物质的分类第三课时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
外观
均一、透明
较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1)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
鉴别胶体和溶液
(2)加热
加酸、碱、盐
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过滤
渗析
自学检测
D
C
AC
互动探究
河水也是一种胶体,海水里有大量盐,使河水胶体聚沉
豆浆是胶体,加入盐,聚沉形成豆腐
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杂质与色素
血液是胶体,盐溶液使胶体聚沉,止血
当堂训练
A
D
C
C
课堂检测
D
B
C
4.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课后拓展
D
C
C
C
C
C
C
C
A
C
(1)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
电泳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胶体中加入可溶性盐溶液会发生聚沉
渗析
12.
煅烧
升华
蒸馏
渗析


先学案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回顾初中有关知识,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及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能将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31-33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自主学习】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标出下列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Cl2
O2
NaCl
Mg
CaCO3
H2S
SO3
H2SO4
2.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
,单质是指由
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
组成的物质。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形式存在:一种是
,一种是

例如:CO2、NaOH、AgNO3、O2、C、Mg,属于化合态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自学检测】
1.某物质经分析后知道,其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单质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漂白粉
C.盐酸
D.碘酒
3.
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A.钠
B.氧
C.

D.

4.
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①水  ②酸  ③碱  ④盐  ⑤氧化物
A.①
B.①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互动探究】物质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
连线:
Na2CO3
钾盐
HCl
含氧酸
K2SO4
钠盐
H2SO4
无氧酸
K2CO3
硫酸盐
HNO3
一元酸
Na2SO4
碳酸盐
H2S
二元酸
树状分类法,又叫一般分类法
相关概念: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1)
称为酸性氧化物
(2)
称为碱性氧化物
3.其他分类依据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练一练:
现有下列物质:①CH4 ②Cl2 ③FeCl3溶液 ④CaCO3 ⑤CaO ⑥NaOH ⑦硫酸(H2SO4) ⑧葡萄糖(C6H12O6)⑨乙醇(C2H5OH)⑩Na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当堂训练】
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2.
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氧化物   B.碱   C.酸   D.盐
3.
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的是(

A.NaOH
B.Na2SO4
C.
Na2CO3
D.K2CO3
4.
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
⑥强氧化性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③
D、①④⑤⑥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列产品
B.盐电离出的离子不一定有金属离子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实验室制O2的剩余物质
B.冰水混合物
C.石油
D.空气
4.
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石膏
B.
硝酸、烧碱、绿矾
C.
碳酸、乙醇、醋酸钠
D.
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课后拓展】
.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


Na2O
B.Na2O2
C.
Na
D.CuO
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醋酸、纯碱、石灰石、生石灰
B.硫酸、碱式碳酸铜、石膏、水晶
C.硝酸、消石灰、纯碱、干冰
D.硝酸铵、烧碱、大理石、水
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某标准属于同一类的是:(

A.天然气和水蒸汽
B.烧碱和盐酸
C.氧化镁和氯化钠
D.胆矾和纯碱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
SO3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对于如
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1: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2: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照方案1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
B.按照方案2属于钠盐的有NaCl、Na2CO3、NaOH
C.方案1中的NaOH与方案2中的铁盐反应可得到一种红褐色沉淀
D.设计方案2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溶液中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6.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3种不同,用横线标出。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7.下列十种物质:①空气、②液氮、③石灰水、④盐酸、⑤干冰、⑥液态氯化氢、⑦胆矾、⑧乙醇、⑨漂白粉、⑩水,(填标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单质的是

(3)属于盐类的是
;(4)属于化合物的是

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之一。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以K、Na、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④、⑥、⑩后面。
物质类别
含氧酸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2SO4②
③④
⑤⑥
⑦SO2⑧SO3
⑨NH3⑩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元素
同一种元素
几种元素
游离态
化合态
CO2
NaOH
AgNO3
,
O2
C
Mg
自学检测
C
A
A
C
互动探究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溶液、胶体、浊液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电解质、非电解质
氧化剂
还原剂
练一练
②⑩



③④
①⑧⑨
当堂训练
A
B
B
4.
①⑤

③⑦
②⑥⑧⑨
课堂检测
B
B
B
B
课后拓展
B
C
D
D
CD
A
.CO2
B.
Cu
C.
O2
D.
H2O
(1)①③④⑨
(2)

(3)

(4)
⑤⑥⑦⑧⑩
②HNO3
/H2SO3
④KOH
⑥K2SO4
/NaNO3/KNO3
⑩H2S/H2O
答案合理即可


先学案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根据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可分为_____
_____
单质
化合物
__________,如Na、Mg、Al
__________,如Cl2、N2、O2
___性氧化物,例SO2、CO2
___性氧化物,例Na2O、CaO
氧化物



有机物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能够找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
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
能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强弱。
【学习重点难点】
比较物质的氧化性及还原性强弱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52-53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1.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叫氧化剂。氧化剂具有
性,即能
(得或失)电子,使自身的化合价
(升高或降低),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叫
.

还原剂:
叫还原剂。还原剂具有
性,即能
(得或失)电子,使自身的化合价
(升高或降低),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生成的产物叫
.

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有:
常见的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
只能做氧化剂的物质的特点是
只能做还原剂的物质的特点是
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的物质的特点是
2.氧化剂还原剂对应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剂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剂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
【自学检测】
1.在Fe2O3+3CO
Fe+2CO2反应中,Fe2O3(
)
A.在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被还原
D.是还原剂
2.
在3Cl2+6KOH=5KCl+KClO3+3H2O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KClO3
B.KCl
C.KCl+H2O
D.H2O
3.
下列反应中,盐酸只作氧化剂的是(

A.Zn+2HCl=ZnCl2+H2↑
C.Cl2+H2O=HCl+HClO
D.CaCO3+2HCl=CaCl2+H2O+CO2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本身被还原的物质
B.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
C.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互动探究】
1.
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3S+6KOH
=
K2SO3+K2S+3H2O
(2)S+2KNO3+3C
=
K2S+N2+3CO2
(3)3Cu+8HNO3=3Cu(NO3)2+2NO+4H2O
(4)4FeS2+11O2=2Fe2O3+8SO2
2.
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方法:
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则:还原性:H2>Cu
练一练:
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3+>Cl2>I2
B.Cl2>Fe3+>I2
C.I2>Cl2>Fe3+
D.Cl2>I2>Fe3+
【当堂训练】
1.
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SO2→SO3
B.HCl→H2
C.FeCl2→FeCl3
D.Fe2O3→Fe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D.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3.反应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若生成71gCl2,被氧化的HCl是
g。
【课堂检测】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A.CO2+H2OH2CO3
B.2Na2O2+2H2O=4NaOH+O2↑
C.3Fe+4H2O(g)
Fe2O4+4H2
D.2Na+2H2O=2NaOH+H2↑
2.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Zn+2HCl=ZnCl2+H2↑
2HCl+CuO=CuCl2+H2O
MnO2+4HClMnCl2+Cl2↑+H2O
因此盐酸应当具有的性质是(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
C.只有还原性
D.有酸性、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3.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H2SO4+2HCl
B.SO2+H2S=2H2O+3S
C.SO2+2NaOH=Na2SO3+H2O
D.SO2+Na2CO3=Na2SO3+CO2↑
【课后拓展】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
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2.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此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
氧化性
B.还原性
C.
碱性
D.酸
3.
对于Cl2+SO2+2H2O=H2SO4+2HCl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是氧化剂
②SO2被氧化
③Cl2被氧化
④Cl2发生还原反应
⑤SO2具有还原性
⑥Cl2具有氧化性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4.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比是2:1的是(

H2O2+2KI+2HCl=I2+2H2O+2KCl
B.Ca(ClO)2+2HNO3=Ca(NO3)2+2HClO
C.Cu+2H2SO4=CuSO4+SO2↑+2H2O
D.I2+2NaClO3=Cl2+2NaIO3
5.在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5:1
C.1:5
D.3:1
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还原剂__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铁与氯气反应的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中铁是_______价,
铁与盐酸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中铁是
_____价,这一事实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盐酸的氧化性(填“强”
“弱”)_____。
7.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也永远会
激励着我们去奋发图强。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2KNO3+C+
S==K2S+2NO2↑+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8.
已知下列反应:3Fe+8HNO3
=
3Fe(NO3)2+2NO↑+4H2O
(6分)
(1)
_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__是氧化剂。
(2)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⑶当有1molHNO3参加反应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9(选做).
⑴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反应,MnO2被还原成MnCl2并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KMnO4是常用的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在室温下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比较以上三个反应,可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三、计算题
取含MnO2的软锰矿石27.86g,跟足量浓盐酸反应,制得5.6L氯气(该状态下Cl2密度为3.17g/L)计算:
(1)这种软锰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
(2)被氧化的HCl为多少g?
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氧化性

降低
还原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还原

升高
氧化
氧化产物
O2
Cl2
HNO3
浓H2SO4
KMnO4
KClO3
FeCl3
C
H2
CO
SO2
KI
Na2SO3
FeSO4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而无还原性。例如:MnO4-、Fe3+等。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例如:S2-、I-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即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还原性。例如:H2O2、Fe2+等
自学检测
BC
B
A
B
互动探究

练一练
B
当堂训练
AC
D
KMnO4
HCl
73
课堂检测
B
D
A
课后拓展
C
B
D
D
B

还原

氧化
2Fe+3Cl2=2FeCl3
+3
Fe+2HCl=FeCl2+H2↑
+2

氮和硫

KNO3和S
C
CO2
K2S和NO2
Fe
HNO3
1:4
0.75mol
9.
4HCl(浓)+MnO2Cl2↑+MnCl2+2H2O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O2+4HCl==2H2O+2
Cl2
KMnO4
MnO2
O2
计算
m(Cl2)=5.6L
3.17g/L=17.8g
n(Cl2)=17.8g/71g·mol-1=0.25mol
4HCl(浓)+MnO2Cl2↑+MnCl2+2H2O
4
1
1
n(HCl)
n(MnO2)
0.25mol
4/n(HCl)
=1/n(MnO2)
=1/0.25mol

n(HCl)
=1mol
n(MnO2)
=0.25mol
m(MnO2)
=0.25mol
87g/mol=21.75g
w(MnO2)
=21.75g/27.86g
100%=78%
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
n(Cl2)=2
0.25mol=0.5mol
质量为0.5mol
36.5g/mol=18.25g
答:这种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是78%。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18.25g。


先学案
点燃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
能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运算
知识点一
配平下列方程式。【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数=失电子数。方程式遵循元素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1)___KI+___KIO3+___H2SO4===___I2+___K2SO4+___H2O
(2)___MnO+___Fe2++___H+===___Mn2++___Fe3++___H2O
(3)___I2
+___NaOH===___NaI+___NaIO3+___H2O
(4)___MnO+___H2O2+___===___Mn2++___O2↑+___H2O
(5)___MnO+___NO+___===___Mn2++___NO+___H2O
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
1.
在一定条件下,RO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RO+6I-+6H+===R-+3I2+3H2O,RO中的n为________。
2.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
+
3C1O-
+
4OH-
=
2RO4n-+3Cl-
+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
B.
+4
C.
+5
D.+6
3.24
mL浓度为0.05
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浓度为0.02
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4.在反应3BrF3+5H2O===9HF+Br2+HBrO3+O2↑中,若有5
mol
H2O参加反应,被水还原的溴元素为(  )
A.1
mol
B.
mol
C.
mol
D.2
mol
5.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②SiO2+3C===SiC+2CO↑;1∶2
③3NO2+H2O===2HNO3+NO;2∶1
A.①③
B.②
C.②③
D.①
6.已知下列反应: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Ⅰ);5Cl2+I2+6H2O=10HCl+2HIO3(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CoCl2>HCl>I2
D.氧化性:Co2O3>Cl2>HIO3
【练一练】配平下列方程式
1.
____Fe+____Fe3+=____Fe2+
____Fe3++____Cu=____Fe2++____Cu2+
____Fe2++____Cl2=____Fe3++____Cl-
____NO2+____H2O=____HNO3+____NO
____NH3+____O2=____NO+____H2O
____Cu+____H++____NO3-=____Cu2++____NO↑+____H2O
____Cu+____H2SO4(浓)=
____CuSO4+____SO2↑+____H2O
8.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
氧化酸性FeCl2
废液得到FeCl3
,完成NaClO3
氧化FeCl2
的离子方程式:
ClO3-+
Fe2++
=
Cl-+
Fe3++
.
9.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MnO4-+(
)C2O42-+______=(
)Mn2++(
)CO2↑+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5
1
3
3
3
3
1
5
8
1
5
4
3
6
5
1
3
2
5
6H+
2
5
8
2
5
6H+
2
5
3
知识点二
1.
1
D
3.
B
4.
C
5.
B
6.
D
练一练
1.
1
2
3
2.
2
1
2
1
3.
2
1
2
2
4.
3
1
2
1
5.
4
5
4
6
6.
3
8
3
2
4
7.
1
2
1
1
2
8.
1
6
6H+
1
6
3H2O
9.
2
5
16H+
2
10
8H2O


先学案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判断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能正确用双线桥、单线桥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习重点难点】
能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48-51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完成课本P48交流研讨
小结:①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的反应;还原反应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阅读课本P49观察思考)
化合价升降
电子得失情况
氧化还原情况
2Na+Cl2==2NaCl
钠元素
氯元素


Na发生
反应Cl2发生
反应
Zn+CuSO4=ZnSO4+Cu
锌元素
铜元素


Zn发生
反应Cu发生
反应
小结: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氧化还原反应的外观表现是

2.
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看
从电子转移角度看
3.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既对立又统一,在反应中化合价上升和下降总数相等,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思考:初中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用图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自学检测】
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CaO+H2O=Ca(OH)2
C.CaCO3CaO+CO2↑
  
D.2CO
+O2
2CO2
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C+O2CO2
B.
3CO
+
Fe2O32Fe
+
3CO2
C.
2KClO32KCl
+
3O2↑
D.
NaOH
+
HCl==NaCl
+H2O
3.
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什么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什么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并说明电子得失情况。
A.2CuO+C=2Cu+CO2
B.Cl2+2NaOH=NaCl+NaClO+H2O

C.Mg+Cl2=MgCl2
D.KClO3+6HCl=KCl+3Cl2+3H2O
【互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阅读】课本50页知识支持栏目
【方法总结】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步骤:一标变价,二画线桥,三注得失电子数。
①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指向同种元素。
②在
“桥”上标明“得”或“失”,并用“a×be-”形式写出电子得失总数,其中b为化合价变化数目,a为该元素变价原子数目。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注意:
①单线桥必须画在反应物中。②箭头指向得电子元素,箭尾指向失电子元素。
③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练一练】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
1.
Zn+2HCl=ZnCl2+H2↑
2.
2NaBr+Cl2===2NaCl+Br2
3.
Fe2O3+3CO2Fe+3CO2
4.MnO2+4HCl(浓)==MnCl2+C12↑+2H2O
【当堂训练】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化合价的升降
B.分子中各原子重新组合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氧原子的得失
2、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32-→CO2
B、Cl2→NaCl
C、Na→Na+
D、Cu→Cu2+
【课堂检测】
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HCl→Cl2
B、Na→Na+
C、CO→CO2
D、Fe3+→Fe
2.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Zn+2HCl=ZnCl2+H2↑
B.2H2S+SO2=3S↓+2H2O
C.H2+CuO=Cu+H2O
D.2H2O
=
2H2↑+O2↑
3.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气与氯气反应
B.钠与水反应
C.次氯酸分解
D.盐酸与烧碱反应
4.
已知
KH

H2O
反应生成
H2

KOH
,反应1molKH(

A
失去1mol电子
B
得到1mol电子
C
失去2mol电子
D
没有电子得失
【课后拓展】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B.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C.化合价降为0价
D.可能发生氧化反应,也可能发生还原反应
2.下列反应中,属于离子反应,同时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

A、氯气与氢气混合点燃
B、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
C、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1mol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A.1mol
B.
2mol
C.
3mol
D.
4mol
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
B.3Cl2+6KOH=5KCl+KClO3+3H2O
C.3H2O2+2KCrO2+2KOH=2K2CrO4+4H2O
D.3CCl4+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5.对于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CO2↑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
反应中得到电子
B、H2C2O4发生氧化反应
C、KClO3发生氧化反应
D、此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已知反应Cu+Cl2==CuCl2,在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为
mol。
7.
希尔(HillR)将分离出的叶绿体加到草酸高铁钾盐溶液中,经过光照以后放出O2,同时草酸高铁被还原成草酸低铁:4Fe3++2H2O4Fe2++4H++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希尔反应 (“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希尔实验中每生成1molO2,电子转移数目为
8.
过氧化钠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
A.Na2O2+2HCl=2NaCl+H2O2
B.2Fe2++H2O2+2H+=2Fe3++2H2O
C.2H202=2H2O+O2↑
D.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8H2O+5O2↑
(1)H2O2仅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填代号)
(2)H2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填代号)

(3)H2O2体现酸性的反应是
,其理由是
二、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并填空。
1.
2Na2O2+2H2O=4NaOH+O2↑,生成1molO2转移
mole-。
2.
3NO2+H2O=2HNO3+NO,3molNO2完全反应,转移
mole-
Cl2+2NaOH=NaCl+NaClO+H2O,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
mole-
氧化还原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失电子
得电子
氧化
还原
升高
降低
失电子
得电子
氧化
还原
电子的转移
化合价的变化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思考:
自学检测
D
A
3.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得电子
失电子
A
C
CuO
CuO
C
B
Cl2
Cl2
Cl2
Cl2
C
Mg
Cl2
Cl2
Mg
D
KClO3
KClO3
KClO3
KClO3
互动探究
各班组织讲评
当堂训练
C
B
CD
课堂检测
D
B
D
A
课后拓展
D
C
C
D
AB

4NA
D
C
二.
单、双线桥略
转移电子数分别是2mol
2mol
1mol


先学案
电解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4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能列举含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能举列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掌握检验Fe2+、Fe3+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
Fe、Fe2+、Fe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53-56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名称
色态
铁化合价
水溶性
与H+反应
Fe(OH)2是
色固体,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随着生成物的量由少到多,颜色由
色变为
色变为
色,所以制取Fe(OH)2时应
防止Fe2+被
Fe(OH)2制取原理(方程式表示):
在空气中迅速变色的原理(方程式表示):
现象:
Fe(OH)3在受热情况下会分解(方程式表示):
【自学检测】
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错误的是(  )
A.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于制油漆和涂料
B.氧化铝是一种耐火材料,常用于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砖
C.氧化铜呈红色,可作为制造陶瓷的红色颜料
D.明矾可作净水剂
2.下列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
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FeO俗称铁红
3.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A.Fe3+
B.Mg2+
C.Fe2+
D.Al3+
【互动探究】铁盐和亚铁盐
1.向FeCl3溶液中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及有关离子方程式
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然后加入足量铁粉
加入KSCN,溶液呈_____色,加入足量铁粉后,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Fe3+具有_____性,Fe具有_____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FeCl2溶液中加入试剂: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及有关离子方程式
向FeCl2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然后加入足量氯水
加入KSCN,溶液呈_____色,再加入足量氯水后,溶液________________
Fe2+具有_____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向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色
Fe2+具有_____性,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总结:Fe2+、Fe3+的检验】
方法一、加NaOH溶液
Fe3+的现象和相关方程式:
Fe2+的现象和相关方程式:
方法二、用KSCN溶液
Fe3+的现象和相关方程式:
Fe2+的现象和相关方程式:
3.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铁三角”)。请在箭头上填上合适的反应物,并尽量写出相关方程式。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是(  )
①加足量氯水 ②加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少量KSCN溶液
①②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3.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含有OH-
D.苹果汁含有Fe3+
【课堂检测】
1.印刷铜制线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铜、铁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2.将过量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
D.不可能有无色气体产生
3.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
①SCN- ②Fe ③Fe2+ ④Cu ⑤Zn ⑥OH-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②⑤
【课后拓展】
1.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过量的Fe与氯气反应
②Fe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与过量的S加热时反应
④Fe(N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⑤Fe和Fe2O3混合物溶于盐酸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要除去FeCl2中的少量FeCl3,可行的办法是(

A
滴入KSCN溶液
B
通入氯气
C
加入铜粉
D
加入铁粉
3.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溶液
B、铁片
C、KSCN溶液
D、石蕊溶液
4.根据反应式①2Fe3++2I-=2Fe2++I2 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5.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O3-
Na+
H+
Ba2+
B、Ca2+
H+
SO42-
Cl-
C、Fe2
+
Na+
SO42-
NO3-
D、Ba2+
Fe3+
I-
NO3-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2++Cl2=2Fe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
7.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的实验是(
)
A.向溶液中加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最后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B.向溶液中通人氯气后,再滴入KSCN溶液,原溶液变红色
C.向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8.(选做)把SO2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氯化钡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Fe2+
C、Fe3+
D、NO3-
9.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先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目的是
,一段时间后,夹紧止水夹,目的是
,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第4课时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FeO
Fe2O3
Fe3O4
氧化亚铁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2
+3
+2、+3
不溶
不溶
不溶
Fe+2H+=Fe2++H2↑
Fe2O3+6H+=2Fe3++3H2O
Fe3O4+8H+=Fe2++2Fe3++4H2O


灰绿
红褐
隔绝空气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Fe(OH)3
先生成白色

沉淀,很快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2
Fe(OH)3=Fe2O3+3H2O
自学检测
C
C
C
互动探究
血红
变浅绿色
氧化
还原
Fe+2Fe3+=3Fe2+
浅绿
变血红色
还原
2Fe2++Cl2=2Fe3++2Cl-

氧化
Fe2++Zn=Zn2++Fe
总结:
Fe3+: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Fe3++3OH-=Fe(OH)3↓
Fe2+:加入NaOH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很快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Fe2++2OH-=Fe(OH)2↓
4Fe(OH)2+O2+2H2O=Fe(OH)3
方法二:
Fe3+: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血红色。
Fe2+: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通入氯气,溶液变血红色。
2Fe2++Cl2=2Fe3++2Cl-
3.

当堂训练
D
C
A
课堂检测
B
B
B
课后拓展
C
D
C
B
C
BD
A
B
(1)铁粉
(2)加热煮沸
(3)防止NaOH溶液带入O2氧化Fe2+
方法二、(1)铁屑和稀H2SO4
NaOH溶液
排出试管Ι、Ⅱ中的空气
使试管Ι中压强增大,H2把FeSO4溶液压进试管Ⅱ
Fe2++2OH-=Fe(OH)2↓
装置中充满H2,Fe(OH)2沉淀不能与O2接触


先学案
Fe
Fe2+
Fe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间的相互关系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2.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通性。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通性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33-35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课本P34活动探究(从主要试剂中选择物质填到圆圈内)
反应物
实验现象
相关方程式
请归纳酸的五大通性:
【自学检测】
1.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1)苹果3.3~4.5、(2)鸡蛋清7.6~8.0、(3)番茄4.0~4.4、(4)玉米粥6.8~8.0、(5)柑橘汁3.4~4.2,患胃痛、胃胀病的人宜经常食用的是(

A.(1)(4)
B.(4)(5)
C.(2)(4)
D.(3)(5)
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叫蚁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
3.下列每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甲烷、沼气、CH4
B.氢氯酸、盐酸、HCl
C.氢氧化钠、火碱、N
aOH
D.氧化钙、熟石灰、CaCO3
【互动探究】
1.
请结合活动探究P34,归纳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主要反应
(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如O2)→
金属氧化物
(2)金属单质+酸→盐+
H2
(3)金属单质+盐→盐+金属单质
(4)碱性氧化物+H2O→碱
(5)碱性氧化物+酸→盐+
H2O
(6)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7)碱+酸→盐+水
(8)碱+盐→新盐+新碱
(9)非金属+O2→非金属氧化物
(10)酸+盐→新盐+新酸
(11)盐+盐→新盐+新盐
2.
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和盐分别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将下图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用线连起来。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当堂训练】
1.
下列物质中虽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但与酸反应却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

A.Na2O
B.Na2O2
C.
Na
D.CuO
2.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Na2CO3

NaOH
B
CuO

Cu(OH)2
C.
CaCO3

Ca(OH)2
D.
CaO

Ca(OH)2
3.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它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是加入(
)。
A.
NaCl
和HCl
B.Na2SO4和MgCl2
C.CaO和铁粉
D.石灰石和Ag
【课堂检测】
1.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2.下列生产实践中不宜用熟石灰的是(

A.建筑工业上制三合土
B.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
C.处理呈酸性的工业废水
D.干燥气体
3.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球a 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X
Y
A
CO
Ca(OH)2
B
CO2
NaOH
C
HCl
Ba(OH)2
D
SO2
NaOH
【课后拓展】
1.
以Fe、CuO
、CuCl2溶液、盐酸、氢氧化钾溶液为反应物,两两间可发生的反应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2.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X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Cl2
Na2SO4溶液
Y
FeCl3
CuCl2
HCl
Na2CO3
Z
Cl2
Fe
饱和食盐水
BaCl2溶液
3.在混有少量CuO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长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铜
B.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铁
C.过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4.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跟酸反应)跟大量的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完,铁粉有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Fe2+、Cu2+
B.Cu2+、H+
C.Fe2+、Zn2+
D.Zn2+
、H+
5.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C、D是盐和水,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A、B为两种化合物,C、D也一定为化合物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附近一化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监测。发现污水中含某些金属离子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他们曾对该厂排出的污水取样、过滤,对滤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有三次检测结果发现有如下物质:①;②;③。试回答:
(1)三次检测的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的结果不正确。
(2)研究小组根据检测结果,向化工厂提出建议:用一种含钠离子的化合物来处理污水,就可以同时除去检测出的金属离子。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
(3)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同学们将滤液酸化后,首先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溶液,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再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自学检测:C
A
BD
当堂训练:B
AD
C
课堂检测:B
D
A
课后拓展:B
C
C
C
B
6.
(1)③
(2)NaOH或Na2CO3
(3)Ba(NO3)2
AgNO3


先学案
类别:盐
类别:

类别:氧化物
类别:

类别:
单质
(酚酞)
盐酸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第3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初步了解有关离子共存问题,掌握SO42-、CO32-、Cl-的检验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初步了解有关离子共存问题,掌握SO42-、CO32-、Cl-的检验方法。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43-46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离子共存:两种离子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共存?
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生成
无色溶液要排除有颜色的离子,常见有颜色的离子有MnO4---
紫色、
注意题干的信息,如强酸性溶液即溶液中有大量H+,碱性溶液即

【小结】常见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①难溶碱:
OH-:Fe3+、Al3+、Fe2+、Mg2+、Cu2+
难溶盐:SO42-:Ba2+、Ca2+
Cl—:
Ag+
CO
32-、SO32—:除K+、Na+、NH4+外其他均不溶

OH-:NH4+、H+、HCO3-
H+:OH-、CH3COO-、CO32-、ClO-、HCO3-
等弱酸酸根离子

有颜色的离子:
Cu2+
MnO4—
Fe2+
Fe3+
【自学检测】
1.下列离子可与CO32-大量共存的是(

A.Ca2+
B.Ba2+-
C.Na
+
D.H+
2.下列个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
B.Na+、Ba2+、CO32-、NO3-
C.Na+、H+、Cl-、CO32-
D.K+、Cu2+、NO3-、SO42-
3.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Cu2+、SO、NO,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O
B.OH-
C.Mg2+
D.Ba2+
【互动探究】
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不正确的说明原因并改正。
1.CuO与盐酸反应:O2-+
2H+=H2O
2.Cu与AgNO3溶液反应:Cu
+
Ag+=Ag
+
Cu2+
3.Fe与H2SO4反应:2Fe
+
6H+=2Fe3+
+
3H2↑
4.Ba(OH)2溶液与H2SO4反应:Ba2+
+
OH-+
SO42-+
H+=BaSO4↓
+
H2O
【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依据有哪些?
①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②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③看电荷是否守恒         ④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二、Cl-、CO32-、SO42-的检验
如何检验Cl-、CO32-、SO42-三种离子?(注意:其它离子干扰,试剂加入顺序)
⑴Cl-的检验:

⑵SO42-的检验:

⑶CO32-的检验:

【当堂训练】
1.Cu
(OH)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
+
2Cl-
=
CuCl2
B.OH-
+
H+
=
H2O
C.Cu(OH)2
+
2H+
=
Cu2+
+
2H2O
D.Cu(OH)2
+
H+
=
Cu2+
+
H2O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硝酸反应:HCO3-
+
H+
=
H20
+
CO2↑
B.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Ca(OH)
2
+
2H+
=
Ca
2+
+
2H20
C.钠与水反应:Na
+
H20
=
Na
+
+
H2↑+
OH-
D.氯气通往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OH-
=
Cl-
+
ClO-
+
H20
3.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不正确的说明原因并改正。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CuSO4溶液:2OH-+
Cu2+=Cu(OH)2↓
NaHCO3与盐酸反应:CO32-+
2H+=H2O
+
CO2↑
【课堂检测】
1.下列实验方案能够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的是(

A.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少量试样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O3-、Cl-、Cu2+、Na
+
B.Mg2+、NH4+、NO3-、Cl-
C.Ba2+、I-、Cl-、CO32-
D.Zn2+、Na
+、NO3-、OH-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Ca2++2OH-+CO2===CaCO3↓+H2O
B.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HCO+H+===H2O+CO2↑
C.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2H+===H2O+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H++OH-===BaSO4+H2O
【课后拓展】
1.
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  )A.NH4+
B.Fe3+
C.SO
D.H+
2.
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如Cu2+、Ba2+。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所含阳离子主要是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
B.Cu2+和Cl-
C.K+和SO
D.Ag+和NO
3.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CO
B.HCO和H+
C.HCO和HSO
D.Na+、HCO和H+
4.在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NO、Al3+、Cl-
B.Na+、SO、Ba2+、NOC.MnO、K+、SO、Na+
D.H+、SO、HCO、Na+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  )
A.K+、Mg2+、Cl-、HCO
B.K+、Cu2+、SO、Na+
C.NH、CO、NO、Na+
D.NH、Cl-、HCO、K+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K+、MnO、Cl-、SO
B.Na+、CO、SO、Cl-
C.NO、Na+、Cu2+、Ba2+
D.Na+、NO、H+、SO
7.某溶液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8.要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B.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过滤
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
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二、非选择题
9.将下列离子Na+、K+、Cu2+、H+、NO3-、Cl-、CO32-、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他们分成A、B两组,而且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A组:
B组:
10.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有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的________(选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填写化学式),可用来浇灌农田。
11.
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NaCl、CuSO4。现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时沉淀消失。由此推断:
(1)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4)对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检验方法是(写出简要实验步骤和有关离子方程式)
电解质第3课时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物质
Fe2+——浅绿色
Fe3+——黄色
Cu2+——蓝色
溶液中含大量OH_
自学检测
C
D
C
互动探究
一、1.× 氧化物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正确形式:2H+
+
CuO=Cu2+
+
2H2O
2.× 电荷不守恒   Cu
+
2Ag+=2Ag
+
Cu2+
3.× 产物不是Fe3+而是Fe2+,不符合客观事实应   Fe
+
2H+=Fe2+
+
H2↑
4.× 参加反应的离子个数比不符合反应物化学式中个数比  
2H+
+
SO42-
+
Ba2+
+
2OH-=BaSO4↓+
2H2O
(1)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过量稀HNO3,无沉淀生成,再加入适量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Cl-。
(2)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过量稀HCl,无沉淀生成,再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
(3)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过量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有CO32-。(或者取少量待测液,加入适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过量稀HNO3,沉淀完全溶有,说明溶液中用CO32-。)
当堂训练
C
A
3.× 漏写了Ca2+和SO42-的反应,Ca2+和SO42-结合生成微溶的CaSO4
Ca2+
+
2OH-
+
Cu2+
+
SO42-=Cu(OH)2↓+CaSO4↓
特别注意:当生成物是微溶物时,要写成化学式,加沉淀符号(作为沉淀来处理)。
2.× HCO3-不能写成H+、CO32-   HCO3-+
H+=H2O
+
CO2↑
课堂检测
D
B
B
课后拓展
C
A
B
A
A
B
B
C
9.
(H+、NO3-、Cl-、Cu2+)
(Na+、K+、CO32-、OH-)
10.
(1)K+
Cl-
OH-
(2)铁粉
Ag
(3)
Ag+
和Cl-
Fe3+和OH-
KNO3
11.
(1)CaCO3
CuSO4
Na2SO4
(2)Na2CO3
(3)
NaCl
(4)取少量上述粉末溶于水,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存在NaCl。
CO32-+2H+=H2O+CO2↑
Cl-+Ag+=AgCl↓


先学案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第1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2.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并在水溶液中能电离。3.能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学习重点难点】
能正确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40-42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_______
___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__________。如


等。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
________下都不导电的________。如酒精、蔗糖等。
二、电解质的电离
1.概念:像氯化钠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1)酸的电离,如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的电离,如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电离,如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因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______
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溶液导电。
【自学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C.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D.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2.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
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C.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D.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3.下列物质是电解质且可以导电的是(

A.NaCl溶液
B.熔融的氯化钠
C.AgCl固体
D.
Fe
【互动探究】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现有以下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盐酸
④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气
⑦碳酸钠溶液
⑧乙醇
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5H2O晶体
硫酸钡固体
石墨
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
的电解质称为
;如


写电离方程式用“=”
在水溶液中
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如
写电离方程式用
,如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电解质的电离
参照课本P
42-43例子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和次氯酸

(2)氢氧化钾和NH3·H2O

(3)硫酸铜、硫酸钡

(4)碳酸氢钠、硫酸氢钠

【小结】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当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不是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化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2.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H+SO
B.Ca(OH)2===Ca2++(OH)
C.AlCl3===Al+3+3Cl-
D.Al2(SO4)3===2Al3++3SO
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Ca(OH)2===Ca2++2OH-
B.KNO3===K++NO
C.H2SO4===2H++SOD.Na2SO3===Na+SO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D.凡是能电离的物质一定能导电
2.
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是盐
D.NH4Cl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Cl-,所以NH4Cl是盐
3.
以下12种物质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C2H5OH ⑦CaCO3 ⑧BaSO4 ⑨Cu(OH)2
⑩Fe(OH)
3  NaOH  NH3·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

(2)能电离出H+的是
,属于酸的是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
,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_______。
(4)属于难溶性盐的

【课后拓展】
1.
碳酸钠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Na+
B.CO32-
C.H+
D.OH-
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3.下列各物质按照电解质
非电解质
单质
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HCl、SO2、石墨、液氧
B.
NaCl、乙醇、铁、空气
C.蔗糖、硫酸铜、氮气、胆矾
D.KCl、NaNO3、Br2、漂白粉
4.下列物质的导电性最差的是(

A.固体氯化钾
B.石墨
C.盐酸
D.熔融的氢氧化钠
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  )。
A.H2O、NH3·H2O、HNO3、CH3CH2OH
B.HCl、NaBr、SO3、Na3PO4
C.CuSO4、NaOH、BaSO4、CH3COOH
D.NH3、Na2CO3、BaSO4、NaI
6.根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情况,从电解质中划分出了酸、碱、盐,酸和碱都有通性,而盐没有通性,其本质原因是(  )。
A.盐不能电离出阳离子
B.盐不能电离出阴离子
C.盐不能电离出H+或OH-
D.盐不能电离出共同的离子
7.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的沸点最高的是(  )。
A.0.01
mol/L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的CaCl2溶液
C.0.02
mol/L的NaCl溶液
D.0.02
mol/L的CH3OOH溶液
8.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其溶液导电性的变化是(  )。
A.由弱变强
B.由强变弱
C.由强变弱,再变强
D.由弱变强,再变弱
9.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SO4===Mg2++SO
B.Ba(OH)2===Ba2++(OH-)2
C.Al2(SO4)3===2Al3++3SO
D.Ca(NO3)2===Ca2++2(NO)
10.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NaHSO4===Na++HSO
B.H2SO4===2H++SO
C.KClO3===K++Cl-+3O2-
D.Ca(OH)2===Ca2++2OH-
11.把0.05
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下列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盐酸
C.0.5
mol/L醋酸
D.0.5
mol/L
氨水溶液
12.已知氯化铁的熔点为306℃,在315℃时分解,在密闭容器中将氯化铁加热到310℃,这时测得该物质不导电。
(1)310℃时氯化铁呈
态,体系中
(填“有”或“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铁
(填“发生”或“未发生”)电离。
(2)能否断定氯化铁不是电解质
,原因是

13.硫酸氢钠通常为晶体,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离子。
(1)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是

(2)硫酸氢钠在熔融状态下离的方程式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属于酸
B.硫酸氢钠属于盐
C.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电解质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自学引导
一、1.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 化合物
二、1.离子
2.
H2SO4=2H++SO42-
NaOH=Na++OH-
CuSO4=Cu2++SO42-
3.H+

OH-

金属离子
NH4+
酸根离子

4.
自由移动的离子
自学检测
A
D
B
互动探究 ①④⑨⑩
⑤⑥⑧
②③⑦  
一、①④⑨⑩
⑤⑥⑧
②③⑦  
完全电离
强电解质
强酸(H2SO4
HCl
HNO3)、强碱(NaOH
KOH
Ba(OH)2)、盐
部分电离
弱酸、弱碱、水
可逆符号
NH3`H2O
NH4++OH-
三、H2SO4=2H++SO42-
HClOH++ClO-
KOH=K++OH-
NH3`H2O
NH4++OH-
CuSO4=Cu2++SO42-
BaSO4=Ba2++SO42-
NaHCO3=Na++HCO3-
NaHSO4=Na++H++SO42-
当堂训练
D
D
D
课堂检测
B
D
3.(1)②③⑤⑦⑧⑨⑩  (2)③⑤ ⑤
(3)⑨⑩  ⑨⑩ (4)⑦⑧
课后拓展
A
D
B
A
C
D
C
C
AC
AC
B

没有
未发生
不能
它溶于水可导电
NaHSO4=Na++H++SO42-
NaHSO4=Na++HSO4-
BCD


先学案
阳离子全部是
的是
阴离子全部是
的是
阳离子是

,阴离子是
的是
化合物电离后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第2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让学生熟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学习重点难点】
熟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书写离子方程式
【方法引导】带着自学引导中的问题,通读教材P43-46页内容,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认真完成本学案。
【自学引导】
一、离子反应
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
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
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_______
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
例如: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________与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使得溶液中______、______浓度减小。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等电解质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三、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
用___
_______
______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
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_________
_________。
拆——将_______
___________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难电离的物质及___
___、____
__用化学式表示。
删——将上式中在
删掉,便可得到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前三项要求,并且检查是否符合______守恒、___
___守恒。
注意:在书写离子反应时,哪些类别的物质要拆成离子的形式,哪些不能拆?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易电离物质)要拆成离子形式,如:可溶性强酸、强碱及大多数盐。

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不能拆,要保留原化学式形式。
【自学检测】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

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   )

酸、碱和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   )

向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

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化学反应,而是一类化学反应,并揭示了这类化学反应的实质。
(   )

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参加的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遵守电荷守恒原则(
)
2.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时(

A.一定生成沉淀
B.一定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C.一定生成气体
D.一定生成沉淀、难电离或挥发性物质
3.
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B.镁与稀硫酸反应
C.KMnO4分解制氧气
D.铁在氯气中燃烧
【互动探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认真阅读课本P45方法导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反应
写:
拆和删:
查:

K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写:
拆和删:
查: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写:
拆和删:
查:

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写:
拆和删:
查:
【小结】
1.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
_______的离子反应。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注意方程式中哪些物质需要拆,哪些不需要拆。最后特别注意删减后的离子方
程式一定要检查电荷守恒以及微粒种类和数量守恒。
【当堂训练】写出下列各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稀硫酸与Cu(OH)2反应
(2)盐酸与大理石反应
(3)盐酸与纯碱反应
(4)铁与稀硫酸反应
(5)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6)铁与CuSO4溶液反应
(7)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
【课堂检测】
1.离子方程式:CO32-
+
2H+
=
CO2↑
+
H2O中的CO32-代表的物质可能是(

A.K2CO3
B.BaCO3
C.CaCO3
D.
NaHCO3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反应时,可拆成离子符号的是(

A.CuCO3
B.BaCO3
C.H2CO3
D.NaHCO3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离子反应:Ag+
+
Cl-
=
AgCl↓(3个)
【课后拓展】
1.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2.
与铁、石灰水、石灰石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盐酸
B.CO2
C.O2
D.Na2CO3溶液
3.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NaOH+KCl===NaCl+KOH
B.AgNO3+NaCl===AgCl↓+NaNO3
C.Na2CO3+Ca(OH)2===CaCO3↓+2NaOH
D.NaOH+NH4NO3===NaNO3+NH3·H2O
4.对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
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离子反应中一定变小
C.自由离子之间的反应不能在固态中进行
D.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的反应就不是离子反应
填空题
1.离子方程式CO+2H+===H2O+CO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性的碳酸盐与易溶于水、易____________的酸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现该离子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硫酸铜和BaCl2电离出的离子分别有哪些?

(2)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3)Cl-和Cu2+有没有参加反应?

(4)硫酸铜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5)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能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反应还有哪些?(举2例)

1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①A+B→C+E ②C+NaOH→蓝色沉淀D+F ③DA+E ④F+Ba(NO3)2→白色沉淀+NaNO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①②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
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
2.
离子浓度降低
SO42-
Ba2+
BaSO4沉淀
SO42-
Ba2+
二、生成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物质
三、1.
实际参加反应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中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
挥发性物质

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
电荷守恒
原子守恒
自学检测
(1)√
(2)√(3)×可能有SO42-(4)√(5)×遵守电荷守恒原则
D
3.
B
互动探究
(1)2NaOH+H2SO4=Na2SO4+2H2O
2Na++2OH_+2H++SO42-=2Na++SO42-+2H2O
OH_+H+=H2O
KOH+HCl=KCl+H2O
K++OH-+H++Cl-=K++Cl-+H2O
OH_+H+=H2O
BaCl2+Na2SO4=BaSO4
↓+2NaCl
Ba2++2Cl-+2Na++SO42-=BaSO4
↓+2Na++2Cl-
Ba2++SO42-=BaSO4

Ba(NO3)2+Na2SO4=BaSO4
↓+2NaNO3
Ba2++2NO3-+2Na++SO42-=BaSO4
↓+2NO3-+2Na+
Ba2++SO42-=BaSO4

当堂训练
(1)2H++Cu(OH)2=Cu2++2H2O
(2)2H++CaCO3=Ca2++H2O+CO2↑
(3)2H++CO32-=H2O+CO2↑
Fe+2H+=Fe2++H2↑
Ca2++2OH-+CO2=CaCO3↓+H2O
Fe+Cu2+=Fe2++Cu
6H++Fe2O3=2Fe3++3H2O
课堂检测
A
D
AgNO3+NaCl=AgCl↓+NaNO3
AgNO3+KCl=AgCl↓+KNO3
2AgNO3+MgCl2=2AgCl↓+Mg(NO3)2
课后拓展
D
A
A
C
二、填空题
可溶
电离
H2O和CO2
2HCl+Na2CO3=H2O+CO2↑+2NaCl
Cu2+
SO42-
Ba2+
Cl-
BaSO4
没有
SO42-
和Ba2+结合生成BaSO4
Ba2++SO42-=BaSO4

Ba(NO3)2+Na2SO4=BaSO4
↓+2NaNO3
BaCl2+Na2SO4=BaSO4
↓+2NaCl
CuO
H2SO4
CuSO4
Cu(OH)2
H2O
Na2SO4
CuO+2H+=Cu2++H2O
Cu2++2OH-=Cu(OH)2↓
Cu(OH)2CuO+H2O
Ba2++SO42-=BaSO4



先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