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学案(打包7套)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阳区高中生物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学案(打包7套)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1-15 22:15:33

文档简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2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能熟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学习重点难点】
1.能熟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2.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方法引导】
认真阅读课文,根据预习案问题从教材中找出相对应的答案,将相关概念和关键内容做上记号。
【教材解读】本节内容是通过分析蛋白质的形成过程,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预习导学】
蛋白质的功能有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如肌肉、头发等。

: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绝大多数酶。

:如血红蛋白。

:如激素(胰岛素等)。

:如抗体。
【预习自测】
1.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①③④⑤⑥
2.下列不属于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
A
.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B
.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
.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
D
.参与构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但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它不能作为细胞的
(
)
A
重要结构物质
B
重要调节物质
C
主要能源物质
D
机体免疫物质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课堂检测】
1.感冒病人“发烧”时,除新陈代谢加强外,血液中某些抗体蛋白含量增加,说明
(
)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B.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
C.
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作用
D.
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作用
2.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30,那么一个由4条肽链共28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是


A.31432
B.31486
C.31378
D.36382
3.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4.如图是某化合物结构图解,请据图回答:
(1)Ⅲ和Ⅴ称为________。
(2)决定氨基酸种类的编号是________。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
(4)该化合物最左端的肽键水解后生成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5)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则胰岛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当堂训练】
1.判断正误(1)哺乳动物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2)胃蛋白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氨基酸、胰岛素均是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


(4)
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5)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

(6)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

2.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
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3.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个数为 (

A.63

B.62

C.17
D.16
4.下列各项中,不是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项是(

A.调节作用
B.免疫作用
C.运输作用
D.遗传作用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课后拓展】
1.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A.12
800
B.12
544
C.11
036
D.12
288
2.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2)该化合物中有
个肽键,编号是
,该化合物属于

(3)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是
键。
参考答案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2课时)
【预习导学】结构蛋白
催化
运输
信息传递
免疫
【预习自测】1.D
2.C
3.C
【课堂检测】1.D
2.A
3.A
4.(1)肽键
(2)ⅡⅣⅦ
(3)3
3
脱水缩合
三肽
(4)
2
2
【当堂训练】1.(1)√
(2)√
(3)√
(4)×
(5)×
(6)√
2.D
3。D
【课后拓展】1.C
2.(1)2
2
(2)2
ce
三肽
(3)肽
功能蛋白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重点难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方法引导】
阅读教材P18,掌握本节实验的方法。
【教材解读】
本实验的设置注重对材料的选择、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也为接下来学习各种有机物奠定了感性认识基础。
【预习导学】
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流程: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选材:含还原糖量较高、
的植物组织,如

(2)制备组织样液
(3)检测:
(4)结果: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

(5)结论:待测组织样液中含有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步骤:
取材
切片
制片:先用
染色,再用
的酒精
观察
(2)结果:圆形小颗粒呈
。(3)结论:花生种子中含有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选材:豆浆或牛奶
(2)检测:
(3)结果:
(4)结论:豆浆中含有

二、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成分
鉴定物质
添加顺序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2.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试剂是(

A.HCl
B.50%的酒精
C.H2O
D.无水酒精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当堂训练】
1.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
A.制片—染色—洗浮色—镜检
B.染色—洗浮色—制片—镜检
C.制片—镜检—染色—洗浮色
D.染色—制片—洗浮色—镜检
2.将蛋白质和蛋白酶混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无颜色变化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
3.下列关于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现配现用
B.所用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
C.所用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
D.使用的都是碱性环境中的CuSO4
4.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B.无色→浅蓝色→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
D.棕色→绿色→无色
5.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
++


++
++++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后拓展】
1.现提供新配制的斐林试剂甲液(0.1
g/mL
NaOH溶液)、乙液(0.05
g/mL
CuSO4溶液)、蒸馏水,则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能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蛋白质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2.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因尽量少食还原性糖和淀粉),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器材:这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3)实验步骤:
①将这种茅草的根研磨成匀浆。
②取2支试管,分别标为A、B,并分别在A、B两试管中加入2mL茅草根的匀浆。

,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
④ ,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4)结果分析:
①若
,说明这种茅草根中含还原性糖而不含淀粉,
则这种药对糖尿病患者不适用。
②若
,说明这种茅草根中含淀粉而不含还原性糖,
则这种药对糖尿病患者不适用。
③若

,说明

则这种药对糖尿病患者不适用。
④若
,说明

则这种药对糖尿病患者适用。
参考答案
课前先学案
【预习导学】
一、1.白色或近于白色
【预习自测】
C
B
【课堂检测】B
D
A
课堂训练案:
B
B
B
A
A
课后拓展案
1.A
2.(3)实验步骤:
③A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
④B试管中加入碘液,
(4)结果分析:
①A出现砖红色,B不出现蓝色,
②A不出现砖红色,B出现蓝色,
③A出现砖红色,B出现蓝色,说明这种茅草根中既含还原性糖,也含淀粉,
④A不出现砖红色,B不出现蓝色,说明这种茅草根中不含还原性糖性,也不含淀粉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脱水缩合过程及相关计算。
【方法引导】
1.通过分析教材P20的思考与讨论的图,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图2—3,理解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
2.结合教材图2—4、图2—5,领会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是认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初步学会分析图,领会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为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等打下基础。
【预习导学】
1.蛋白质是由
构成的,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种,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各种氨基酸共有的元素是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
和一个
,并且都有一个
和一个
连接在
个碳原子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
的不同。
2.结合教材P21~23内容完成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1)二肽由
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多肽由
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通常呈链状结构→肽链
→具有一定
的蛋白质。
(2)第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第二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
的结合方式,叫做

(3)若3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会脱去
分子水,形成
个肽键,产物是
肽。
【预习自测】
1.判断下列相关说法的正误。
(1)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
(2)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共8种(  )
(3)每种氨基酸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4)各种氨基酸都共有的结构是(  )
(5)各种氨基酸理化性质不同的原因在于R基不同(  )
(6)氨基、羧基、R基的书写格式分别是:NH2、COOH、R(  )
2.如果狼的体内有m种氨基酸,兔的体内有n种氨基酸,那么狼吃掉兔后,体内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种?(m、n、m+n、20)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课堂检测】
1.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2.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3.下列物质中,有的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是(  )
A.3、3、2
B.1、2、1
C.1、3、2
D.3、4、2
4.
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请找出所有的氨基酸,回答这些氨基酸经缩合反应后形成的物质,应叫(
)。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当堂训练】
1.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回答问题。
(1)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由______种氨基酸构成,形成这种化合物的不同氨基酸的R基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分子的水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有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____。
(4)经检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羊:β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
不同物种的胰岛素不同,反映在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上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几种动物中________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课后拓展】
1.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
A
12
800
B
12
544
C
11
036
D
12
288
2.肽键是下列哪两个基团之间形成的?


A.磷酸基和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醇基和醛基;
D.醛基和氨基。
3.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
4.某蛋白质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共含氨基酸分子500个,在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分子过程中,形成的肽键和水分子数分别是


A.504个和498个  B.496个和499个
C.499个和499个
D.496个和496个
5.根据下列化学简式回答:

(1)简式化合物名称叫  
,生成此化合物的反应叫  
,反应所产生的化学键叫   


(2)填写框内的名称:①    
②    


    
参考答案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1课时)
【预习导学】
1.氨基酸
20
(略)(1)C、H、O、N
(2)氨基
羧基
氨基
羧基
R基
2.(1)两
多个
盘曲、折叠
空间结构
(2)脱水缩合
(3)
2
3

【预习自测】
 1。(1)
√ (2)× (3)× (4)√ (5)√ (6)×
2.20
【课堂检测】
1.A
2.
B
3.B
4
【当堂训练】
(1)三肽 3 b、d、g (2)3 2 脱水缩合 (3)2 c、e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鼠
【课后拓展】
1.
C
2.B
3.D
4.D
5.(1)二肽
脱水缩合
肽键
(2)氨基
肽键
羧基
NH2—
C
H—(CH2)2—COOH
CH2—CH —CH2—COOH
COOH

NH2

NH2—CH2—COOH

NH2—CH2—CH2OH
②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DNA与RNA的异同。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与RNA的化学组成的区别。
【学习重点难点】
1.观察并分析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分析并掌握两种核酸化学组成的区别。(重、难点)
【方法引导】
认真结合课本插图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掌握P26实验的原理、步骤,思考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阅读P29,结合图2-10总结DNA与RNA化学组成的区别。
【教材解读】
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两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化学组成的区别,为学习《遗传和变异》打下的基础。
【预习导学】
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核酸分为
(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
)。
2.核酸的功能:
①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的物质。
②核酸在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原理
DNA+


RNA+


(2)盐酸(HCl)能够改变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
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结论。真核细胞中,①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
_中。②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中。
二、核酸的分子结构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组成元素是
____________

(2)依据五碳糖不同,核苷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
(3)脱氧核苷酸由


组成。核糖核苷酸由


组成。
2.绝大多数DNA由
构成
。RNA由
构成。
3.绝大多数生物其遗传信息贮存在______分子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______中。
【预习自测】
1.细胞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
A.DNA
B.脂肪
C.蛋白质
D.氨基酸
2
在“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细胞中被染成绿色的大多位于(  )
A
A.细胞核内
B.细胞质中
C.细胞膜上
D.线粒体上
3.
名称
简称
五碳糖
碱基种类
主要存在部位
脱氧核糖核酸
①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_
核糖核酸
⑤_______
⑥______
⑦_______
⑧________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课堂检测】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
C.RNA
D.核苷酸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酒精去浮色→晾干→观察
B.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C.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D.与甲基绿结合的核酸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3、例3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的种类数分别为(  )
A.5、2、8  
B.4、2、2  
C.5、2、2  
D.4、4、8
4.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
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核糖和尿嘧啶
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核糖和胸腺嘧啶
5.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右上角部分为腺嘌呤碱基(C5H5N5)。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该核苷酸的分子的碱基有哪些

(2)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类核酸的基本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当堂训练】
1.图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图中②和③的种类分别是(  )
A.2种、4种   B.4种、2种
C.2种、5种
D.2种、8种
2.核酸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大分子有机物,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中所含有元素种类与磷脂中所含的元素种类一致
B.人的遗传物质DNA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
C.发菜的性状都是由核区的DNA控制的
D.口腔上皮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C.破坏DNA分子,使DNA水解
D.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课后拓展】
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已知图1的分子结构式右上角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A)。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1所示的核苷酸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原料?______
__。
(2)图2为一条核苷酸长链的片段,据图回答:
①图中所示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此结构中与另一种核酸相比较,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_____
__。
③通常由____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长链构成一个DNA分子,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一、1、(1)脱氧核糖核酸
RNA
(2)
遗传信息
遗传、变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1)甲基绿 绿
吡罗红

(2)
细胞膜的通透性
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
(3)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质
二、1、(1)C、H、O、N、P
(2)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3)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2)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3、DNA
RNA
【预习自测】
1、A
2、A
3、DNA
脱氧核糖
A、T、G、C
细胞核
RNA
核糖
U、A、G、C
细胞质
当堂检测案
1、D
2、D
3、A
4、B
5、(1)A
U
G
C
(2)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RNA
当堂训练案
1、C
2、B 
3、C 
课后拓展案
答案:(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RNA
(2)①磷酸 脱氧核糖 胞嘧啶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②胸腺嘧啶 ③2 细胞核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重点难点】
1.概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方法引导】
1.通过阅读教材P31~33,概述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以及元素组成,与生活联系,理解对应的知识点。写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概述了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作用以及元素组成,与生活紧密联系,是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基础。
【预习导学】
1.组成细胞中糖类的元素有

2.糖类的分类及特点:
(1)单糖:
,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
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
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

(3)多糖:多个单糖
而成,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常见的种类有植物细胞中的
,动物细胞中的

3.糖类的功能:(1)

(2)

4.脂质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5.常见的脂质有
三类。
6.脂质的功能
(1)脂肪是
,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
(2)磷脂是
的重要成分。
(3)固醇类物质包括
等。
7.生物大分子以
为骨架。
【预习自测】
糖类的种类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葡萄糖
二糖
蔗糖
植物细胞
/
麦芽糖
植物细胞
/
乳糖
动物细胞
/
多糖
淀粉
植物细胞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堂检测】
1.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种类
主要功能
元素组成
脂肪

②维持体温恒定
类脂
是构成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
胆固醇
C、H、O
性激素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雄性动物第二性征出现
维生素D
C、H、O
2.下列关于糖类物质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RNA的糖类
②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的糖类
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的糖类
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存在于RNA分子中
B.核糖、半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
C.糖类是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
D.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以转变成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当堂训练】
1.
糖类与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元素组成
种类
生理作用
2.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元素与氧化时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  )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
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
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3.高等动物之所以表现出第二性征,就化学成分而言,是由于何种物质作用的结果
(  )
A.脂质  
B.糖原
C.蛋白质
D.葡萄糖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后拓展】
糖类与脂质的比较
物质
含元素
类别
分布
主要功能
糖类
脱氧核糖
主要在

葡萄糖
主要在细胞质中
淀粉
植物细胞中
糖元
动物细胞中
脂类
脂肪
动、植物细胞中
磷脂
在脑、肺、肝、肾、心、卵和大豆中,磷脂的含量较多
胆固醇、性激素和VD
动物细胞中
必修一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
C、H、O

2.(1)不能水解
葡萄糖、果糖、核糖
(2)脱水缩合
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脱水缩合
淀粉和纤维素
糖原
3.(1)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2)组成细胞结构。
4.
C、H、O
5.脂肪、磷脂和固醇
6(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等
(3)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7.碳链
【预习自测】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六碳糖
葡萄糖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植物细胞
麦芽糖
植物细胞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
淀粉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堂检测】
种类
主要功能
元素组成
脂肪
①储存能量②维持体温恒定
C、H、O
类脂
是构成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C、H、O、P、N
固醇类
胆固醇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H、O
性激素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雄性动物第二性征出现
C、H、O
维生素D
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C、H、O
2.
B
3.A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当堂训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元素组成
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合成部位
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肝脏和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核酸的组成成分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②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
2.
A
3.
A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课后拓展】略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1课时)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
列举细胞中的主要的元素,
知道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2.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重点难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方法引导】
阅读教材P16-P17,比较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
阅读教材P18,理解本节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概括,属于基础知识。
【预习导学】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最基本元素: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2.含量: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还原性糖+
;还原性糖主要包括

脂肪+
蛋白质+
【预习自测】
1.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干重和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
A.
O、C
B.
H、C
C.
N、
O
D.
C、
O
2.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C、H、N、P、Mn
B.
Cl、Fe、S、N、Mg
C.
B、Cu、Zn、Mn、Mo
D.
N、P、K、Cu、Fe、I
3.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4.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奶粉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孩子食用这些奶粉后由于营养不良,就会出现“大头娃娃”的症状,要想鉴定这种奶粉需要的化学试剂是(

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
C.碘液
D.苏丹Ⅳ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堂检测】
1.C、H、N这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岩石圈中,其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生物界具有特殊性
2.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3.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检测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检测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检测,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检测
D.甘蔗的茎、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以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当堂训练】
1.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A、钙

B、铁

C、锌

D、硒
2.
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蔬菜,配制的培养液中,下列哪种离子的含量最少?(

A.SO42- B.Ca2+ C.Zn2+
D.
H2PO4-
3.
观察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含量,则A应该是元素C
B.如果该图表示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含量,则A中含有的元素为H、O
C.如果该图表示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各化合物含量,则A是蛋白质
D.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活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含量,则其中微量元素的总量不超过3%
4.现有一样品提取液,经双缩脲试剂检验,产生紫色反应;经斐林试剂检测,无明显砖红色,经处理后用苏丹Ⅲ测试,有橘黄色反应。该样品可能是
(
)
A.无糖全脱脂奶粉
B
纯天然牛奶
C.加高果糖浆的果汁
D.普通豆奶粉
5.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6.关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
B.
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一定有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D.C、H、N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后拓展】
1.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试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地块





施肥情况
尿素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A.
K
B.N
C.P
D.S
2.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化合物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质
糖类和核酸
质量分数(%)
85~90
1~1.5
7~10
1~2
1~1.5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前先学案
【预习导学】
一、C、H、O、N、P、S、K、Ca、Mg;
Fe、Mn、B、Zn、Mo、Cu;
C
二、1.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
2.水;蛋白质;蛋白质
三、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苏丹III(苏丹IV)
橘黄色(红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预习自测】
C
C
A
B
【课堂检测】
B
D
D
课堂训练案:
A
C
A
A
D
B
课后拓展案
1.A
2.(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O,占85%~90% 
②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方法引导】
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举例理解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材解读】
教材主要通过对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分析得出水的作用;结合各种实例得出其主要作用。学生在资料分析方面较为薄弱,本节可以提供锻炼的机会。
【预习导学】
一、细胞中的水
1.水的含量特点
(1)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
含量最多。
(2)生物种类不同,含水量______。
(3)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______。
2.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含义
细胞中游离形式存在的,可以
的水
与细胞内的
相结合的水
含量
占细胞内全部水的绝大部分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的
;②参与
;③为细胞提供
环境;④运输


是细胞
的重要组成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形式存在。
2.含量:占细胞鲜重的__________。
3.功能
(1)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________,如哺乳动物的血液中________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2)维持细胞的________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自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游离态的形态存在
B.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
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
D.代谢反应介质或参与反应
2.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要补充(  )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
D.蛋白质和糖类
3.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
A.反应介质并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B.运输各种物质
C.细胞组成物质之一
D.良好溶剂
4.血红蛋白和叶绿素所含有的无机盐离子分别是(

A.Ca2+和Mg2+
B.Fe2+和Mg2+
C.Fe2+和Na2
D.Ca2+和Na2
5.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B.是某些重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课堂检测】
1.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需要镁和铁
B.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C.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
D.Mg和
Fe分别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无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结合水含量较高
B.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为O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当堂训练】
1.
据表Ⅰ和表Ⅱ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表I: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水母
鱼类

哺乳动物 
藻类
高等植物
含水量
97
90-85
70
65
90
60-80
              表II: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牙齿
骨骼
骨骼肌
心脏
血液

含水量
10
22
75
79
83
84

1
)从表
1
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
______
,水生生物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
______


2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
______
,从脑含水量最高可说明
______


3
)心脏是坚实的,血液是流动的,但两者的含水量仅相差
4
%,这说明
___________

2.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________,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说明____________水多代谢旺盛。
(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烤,失去的将主要是____________。
(3)血液凝固时,
水能变成
水,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如Mn2+能使硝酸还原酶激活,缺乏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课后拓展】
1.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体内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结合水
B.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2.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时,器官在被剥离后必须马上放入一种“特殊液体”中,对这种“特殊液体”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红细胞,为离体器官提供氧气
B.有免疫细胞,清除抗原
C.有氯化钠,保持细胞形态
D.有多种水解酶,为细胞提供生物催化剂
3.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的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块牧草长得很茂盛.经观察和研究后才知道这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们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150克钼就足够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B.钼是一种高效肥料,植物有了钼就能正常生长
C.钼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
D.钼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可以替代的
4.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原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说明:
A.碳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碳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参考答案
课前先学案
【预习导学】
一、水
不同
也不同
二、无机盐
1%-1.5%
生命活动

酸碱平衡
【预习自测】
B
B
C
B
A
【课堂检测】
D
A
【当堂训练】
1.(
1
)不同


2
)也不同
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3
)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2.(1)自由水 自由 (2)结合水
(3)自由 结合 自由水可以相互转化为结合水。
3.A
【课后拓展】
A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