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海陆的变迁》【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15 17:16:17

文档简介

《海陆的变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原因;
2、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
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认识大陆漂移的证据;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世界主要山系、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4、地球仪上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
5、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讲授新课】
复习提问有关大洲大洋的内容,重点是大洲大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布,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
生: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师:(课件展示)同学们看
“喜马拉雅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图和
“荷兰的围海大坝”图,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
生:学生边看边讨论。
师: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展示课件说明。
师: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7图“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图2.19“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20
“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生: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处可以吻合:“就好像一块陆地被撕破了,分别漂离了原来的位置而来到现在位置上”。
师:这种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的、发现的,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块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它们就可以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就好像一张撕开了的报纸,拼合后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了。于是,他提出了伟大的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并穷其一生,证明这一观点。
板书:一、魏格纳——大陆漂移说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①把学生分组,每组一套辅助教具──七大洲的轮廓图片;
②比赛:哪一组能最快地把相吻合的大陆找到,并拼合好;
③提示学生可参照课文图2.15──大陆的漂移,2亿年前的大陆→6500万年前的大陆→现在的大陆。
生:分组演示,讨论总结。
师:对学生的演示和总结进行点评。
师:我们来寻找一下大陆漂移的证据有哪些呢?(展示课件)
(1)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2)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证据3——非洲、南美洲的化石相同
师:(过渡)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大陆会漂移呢?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使大陆漂移呢?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陆漂移之谜终于被揭开了。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是板块运动。一个新的学说“板块学说”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从“大陆漂移说”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
板书:二、板块构造说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①用煮鸡蛋和茶鸡蛋对比,明确地球并不存在一张完整、坚硬的“壳”,用在地球仪上贴上用橡皮泥贴成的六大板块模型,直观的显示地表是由板块拼成的;
②(展示课件)出示六大板块图,让学生知道六大板块名称,为后面解释一些板块之间出现的地理现象作准备。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具体内容。
师:(过渡)为什么如此划分?一个板块和另一个板块如何划分开?
生:学生讨论。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①把学生分两组,每组拿一套辅助课件:“可活动的平木板和干净的细沙和泥糊”;
②第一组:把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向两边拉木板,使木板断裂开来。观察泥糊及细沙的运动;
③第二组:在木板上均匀地涂上有一定厚度的细沙,铺上一层泥糊后,用力从两边挤压木板,使两块木板的相交处,一边被另一边抬升,观察泥沙的运动。
生:学生分析讨论所看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第一组讨论结果:板块张裂,可看见泥沙下陷,板块分开、移位。
师:课件展示板块挤压和板块张裂的过程。
试用这一原理解释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从陆地到海洋)的现象。
师:(教师总结、归纳)板块张裂运动,使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位于它们之间的红海范围也扩大。(课件展示)
板书: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的海洋出现(红海)→新的大洋形成(大西洋)
第二组讨论:(结果)板块受挤压,地表隆起成山脉状。
试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解释
“喜马拉雅山形成的现象(从海洋到陆地)。
师:(教师总结、归纳)板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向运动,使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古地中海不断缩小,两大陆地受挤压力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于是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陆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板书:板块挤压运动→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大陆靠近(古地中海缩小)→继续挤压靠近,地表隆起,呈山脉状(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板块叠加结合(古地中海消失)
师: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自然现象,他们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其中火山、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课件出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明确中国在火山地震带中的位置。
师:(结论)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板书:1、全球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现象
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收获?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三个现象,三种原因;大陆漂移假说:三个证据;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两个地震带。(共32张PPT)
第二单元
·
陆地和海洋
海陆的变迁
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沧海桑田
课堂导入
  现实中,人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这样的事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吧!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怎么回事?
(地壳的变动)
海陆变迁的证据
学习新知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为什么?
(海平面的升降)
学习新知
荷兰的围海大坝,有什么意义?
(人类活动)
学习新知
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主要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的变化
3、人类活动
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习新知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西洋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学习新知
魏格纳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
严密的论证呢?
轮廓、地层、动植物等
学习新知
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学习新知
寻找证据
学习新知
证据1——动物的相似性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我只能生活在热带浅海,为什么南美洲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学习新知
证据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学习新知
证据3——非洲、南美洲的化石相同
学习新知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学习新知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学习新知
2、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3、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4、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壳活跃;
5、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和而成;
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新知
板块张裂
板块挤压
板块运动
(运动方向不同)
使地表发生断裂
使地表隆起抬升
学习新知
板块张裂
裂谷和海洋
动画演示
利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学习新知
红海的形成
美国、英国等多国科学家透露,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正在发生分裂,数百万年之后可能将产生一个新的海洋,而非洲大陆也将分成两部分。有媒体称,地球将来会出现五大洋和六大洲。
学习新知
红海是______板块
和______
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印度洋
非洲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学习新知
板块挤压
板块1
板块2
高山
动画演示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学习新知
珠穆朗玛峰
图片欣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
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全球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全球两大地震带
学习新知
海陆变迁
1、地壳的运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
板块的运动
原因
原因
结果
结果
板块挤压
板块张裂
喜马拉雅山脉
红海、东非大裂谷
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课堂小结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_(填数字)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______,经常发生______、______;
(2)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会不断地______(扩大、缩小),因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_
(张裂、挤压)地区;
(3)未来红海面积应该是______(扩大,缩小),因为红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_
(张裂、挤压)地区;
(4)喜马拉雅山是由______
板块和
______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活跃
火山
地震
缩小
挤压
扩大
张裂
亚欧
印度洋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