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7抗击八国联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7抗击八国联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5 21: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广泛性反帝斗争组织)
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根本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直接原因),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政策: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4、斗争形式: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5、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反应了义和团的爱国性,也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灭洋:具有盲目的排外性,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搞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6、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7、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8、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时间:1900年6月
2、八国联军侵华:
1)目的:①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八国:英法美俄、德意日奥;联军总司令是英国人西摩尔。
3)过程: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天津失陷-----侵占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⑴时间:1901年9月7日,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
⑵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是赔款最多的条约),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作担保
(加重人民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得设防,允许各国驻兵。
(完全控制清政府,便于镇压反帝运动,失去自主权)
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改设外务部。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内政外交被控制)
⑶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
②清政府腐败无能;
③帝国主义本质就是侵略;
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战史。
☆归纳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④左宗堂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⑤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