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等历史基础知识,把握辛亥革命的整体过程。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音频、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同时,通过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辈为了振兴中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升华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性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关于辛亥革命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孙中山吗?投影中显示的就是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的照片。我们都知道“皇上”,那么“皇上”是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皇上”退出历史舞台与孙中山先生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二、新授内容【播放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视频资料】讲解: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孙中山到天津,上书给号称“识时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但李鸿章对他的上书没有理睬。上书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他用革命手段作的第一个努力就是创立兴中会。【小组合作】完成孙中山早期活动的情况,填写课件上的表格,对比掌握兴中会、同盟会成了的时间、地点、口号纲领和性质。【教师过渡】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民主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关于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先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发,那么,孙中山先生是如何阐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内容。【小组合作】掌握三民主义的内容、意义【小组讨论】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的对应关系: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观看武昌起义的视频资料】【小组合作】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主力军、经过、结果。【合作探究】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观看中华民国成立的视频资料】【小组合作】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都城、历法、纪元、大总统、颁布的法令。【合作探究】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结果: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小组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我的收获】【教师讲解】清朝是1644年建立在全国的统治的,到1911年大致有260多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一直到1911年,这是两千多年,1912年开始了中华民国,帝制被废除,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辛亥革命成功,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巩固练习】小试牛刀【动手动脑】办一份以孙中山为主题内容的历史手抄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