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词五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骑卷平冈(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B.会挽雕弓如满 月(会:定将)
C.左牵黄,右擎苍 (苍:指苍鹰) D.马作的卢飞快(作:做为)
2.根据要求默写词句。
①《武陵春》中触景伤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武陵春》中抒写人去楼空,万事皆休,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开口,泪已先流的悲苦之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戍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将士骑术精湛,射击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尽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武陵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4.下面对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壮词”,基调雄壮高昂,写杀敌报国的壮行,表收复失地的壮心。
B.“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词人夜晚无眠,心在疆场,思潮翻滚的情景。
C.上阕一个“秋”字,点明了将士出征的时间,渲染出悲壮、肃杀的气氛。
D.“可怜白发生”,表现了两鬓染霜的词人力不从心,壮志难酬的无奈感慨。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是( )
A.燕然未勒归无计 B.沙场秋点兵
C.亲射虎,看孙郎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二、阅读理解题。
(一)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题
6.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这首词是词人中年所作,借初春花开之美景,反衬词人内心之苦闷和忧愁。
B.上阕中的“欲语泪先流”,一个“先”字,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愁绪一下子倾泻出来,动人心弦。
C.下阕中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语,将词人一瞬间的微妙心理变化表达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许多愁”一句,将“愁”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这一写法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年中考题
7.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A.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21·cn·jy·com
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www.21-cn-jy.com
C.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练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www-2-1-cnjy-com
D.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2-1-c-n-j-y
(三)2017年广元市语文中考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D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D项中语句的意思是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作”的意思是“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词句意思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词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要求写出相关的词句。
3.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这首词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C项中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但是后面作者的情感又陷入了哀愁之中。21cnjy.com
4. D
解析:本题是理解词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D 项中“可怜白发生,表现了两鬓染霜的词人力不从心,壮志难酬的无奈感慨。”不正确,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是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而不是力不从心。2·1·c·n·j·y
5. B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中的借用典故,A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句借用的典故是:“燕然”是山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勒”是在石头上刻字。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义。C项中语句的典故是:《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D项中的典故是《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B项中没有使用典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阅读理解题。
(一)
6. 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意思的理解。这首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描写了暮春之景“风住尘香花已尽”,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并没有写春天花开的美景,所以A项不正确。
(二)
7. 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句意思的理解,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结合词句的意思分析。D项中的说法不正确,下片没有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下片只是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并没有真正到双溪上泛舟。21教育网
(三)
8.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中使用艺术手法的赏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结合内容进行分析。上片“醉里挑灯看剑”是实写,“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虚写,写作者在梦中回忆军营中的生活,所以是虚实结合的手法。21·世纪*教育网
9.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