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重力 弹力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重力 弹力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1-16 08:2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第三章 相互作用2 弹 力弹力1.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发生的力。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阻力等都是接触力。
2. 接触力按性质可分为:弹力和摩擦力。
3. 本质: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接触力一、形变1、形变: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的改变拉伸压缩弯曲扭转2、形变的分类
1)按形变程度分
2)按可否恢复分明显形变微小形变非弹性形变弹性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停止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即使撤去作用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
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一)(1)弹性形变: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2)非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形变★形变分类3. 形变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二、弹力:1、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物体1受到物体2的作用物体1发生了形变物体1对物体2产生了弹力2、作用过程3、弹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4、产生的条件 (产生原因)(1)、物体间相互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1)弹力的施力物体:(2)弹力的受力物体:1.产生弹力必备的两个条件:
(1)两物体间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2.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
(1)直接判定:对于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橡皮条等),可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由形变直接判断。★弹力有无的判断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以下方法来判定:
a.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b.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
c.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知识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弹力有无的判断 解题必备: 解答本题应把握以下两点:
(1)假设弹力不存在,看是否能保持原来状态.
(2)假设弹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状态.【例题1】判断图甲、乙、丙中小球是否受到弹力作用,若受到弹力,请指出其施力物体.(接触面光滑)【答案】甲图中小球受到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乙图中小球受到绳的拉力;丙图中小球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解析】用状态法来判断小球是否受斜面的弹力,若将三个图中的斜面去掉,则甲图中小球无法在原位置静止,乙和丙两图中小球仍静止,甲图中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斜面,同时受细绳的弹力,施力物体是细绳;乙图中小球只受到细绳的弹力,施力物体是细绳,不受斜面的弹力;丙图中小球只受水平面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水平面,不受斜面的弹力.1. 压力:由于被支持物体发生形变,而对支持物产生的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2. 支持力:支持面发生形变,对被支持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FN三、弹力的方向-几种弹力3. 拉力:由于绳子(弹簧)被拉长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子(弹簧)收缩的方向。注:两物体间的弹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面上,但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4. 杆的弹力轻杆既可压缩,或弯曲产生支持力,又可伸长产生拉力,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曲面与平面接触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点与平面接触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光滑斜面点与曲面接触点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曲面与曲面接触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1) k 称为劲度系数,单位 N/m,由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等自身性质决定。
(2) 既适用于弹簧拉伸,也适用于弹簧压缩, x 是弹簧的形变量。弹性限度内,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着也消失。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即:F = k x四、胡克定律弹簧形变量弹簧弹力弹簧的长度 公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l-l0),也可能为缩短量(l0-l)];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k越大,弹簧越硬,其长度越难改变.★对公式F=kx的理解 公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l-l0),也可能为缩短量(l0-l)];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k越大,弹簧越硬,其长度越难改变.★对公式F=kx的理解 1.胡克定律的成立条件:弹簧的形变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弹簧的劲度系数k: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学性质,大小由弹簧本身的物理条件,如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
3.弹簧的形变量x:指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特别提醒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一般要借助物体的运动状态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求解。
比如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受绳向上的拉力和重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绳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非弹簧的弹力大小的计算一、弹力的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二、弹力产生条件:
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
三、弹力的方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平面
2、拉力:绳(弹簧)的拉力沿着绳(弹簧)收缩的方向
四、弹力有无的判断:
五、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量有关)
弹簧的弹力:胡克定律 F = k x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