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
教材借第二、三节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本节最后一个标题“气候与人类活动”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
【教学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讲授新课】
师:气候表示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具有时间长、变化少的特点。
师: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用的是哪两个要素?
生:气温和降水。
师:对,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了有关气温的知识。谁有勇气来谈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生: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师:谈的很好,这说明了世界各地的气温差异很大。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也同样差异很大,谁能具体说说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生: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师:说的非常好,气温和降水是描述一个地方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
板书: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师: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根据气候特征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师:课件展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识气候特点。
师:同学们读图,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知识,小组讨论分析比较A地和B地的气候差异。
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师:点评,总结。
师:教师启发点拨:
(1)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因为呈现的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因此需要观察、分析气温和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即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差异。如果有季节差异,往往用冬季、夏季来描述;如果差异不大,往往用终年、全年等来描述;
(3)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寒冷、炎热、高温、温和”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少雨、干燥”等;
(4)仔细阅读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气候特征。
板书: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气候类型的分布
师:气候类型是如何分类的呢?这个时候就出现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柯本啦。(课件展示阅读材料)
师:同学们看课本65页的图3.2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思考活动题1和2的表格如何填写?
生:思考回答。
师:课件展示表格,总结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以及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和西岸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多媒体展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识记并总结规律。
师: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
生:热带。
师: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
师: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
生:北温带和南温带。
师: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
生: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师: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
师: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
生: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师: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
师: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呢?
板书:2、气候类型的特点
师:如何根据条件判断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一)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具体气候类型:
①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二)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①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②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③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④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2)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夏雨型)
②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冬雨型)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3)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②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
板书: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师:教师提前在黑板上画出世界的轮廓图,老师准备了很多写有下列文字的纸板:“终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冬季温和,夏季炎热”“终年温和”“终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等。
师:参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请同学们快速地把写有气候类型的纸板,贴在黑板上世界地图的适当位置上,看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并请该小组介绍经验。
生:班长计时,评选最快小组,交流经验。
师:老师给予评价、点拨。
师:低纬地区分布着热带的气候类型,高纬地区分布着寒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中纬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随着海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是根据这些规律来粘贴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理解和分析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学习了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大家要熟读课本上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记住各类型气候的分布,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以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家预习一下课本。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我们已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有所了解,反过来,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呢?
【讲授新课】
(课件呈现)从热带到寒带10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生:观察,寻找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师:A.怎样根据气温判断南北半球?
B.怎样确定其所属的温度带?
C.怎样根据降水来确定其气候类型?
生:学生合作探究,派代表发言。
师:老师启发点拨,让学生认识规律:
①根据最高或最低气温所在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
②根据最冷(热)月均温确定温度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最冷月气温在0~15℃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0℃为温带气候,最热月气温小于15℃为寒带气候。
③根据降水判断气候类型(以雨定型)
年雨型(全年多雨):A.热带雨林气候,G.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E.亚热带季风气候,H.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F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D.热带沙漠气候,I.温带大陆性气候,J.寒带气候。
师: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地气候的差异呢?
板书: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师:(多媒体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世界的气温及降水呈现上面图示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哪些因素?
生: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活动: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其气候寒冷。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师: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师:这三个因素为什么能够影响气候呢?
纬度因素,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海陆因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近海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地形因素,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板书: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
课件展示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差异?
生: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师:根据前面两节所学知识,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呢?
生:纬度位置。
展示太阳光照射角度和范围的不同,导致五个温度带,并展示五个温度带的景观图。
师:(小结)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会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那么气候也就会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纬度位置就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师:(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纬度不同,各地的气候就有所不同,那么,纬度相同,气候是不是就相同了呢?
板书: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北纬40度至60度附近,亚欧大陆从临海到内陆的景观图。
师:(小结)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那么气候也就受海陆位置影响,因此,海陆位置就成为影响气候的另一主要因素。
板书:2、 海陆位置
师:我们安徽夏季很热,同学们想在夏天时外出旅游避暑吗?
生:想。
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各小组选一处夏天避暑的地方。
生: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选择的避暑地多为什么地方?
生:山上、海边。
师:为什么选择山上?
生:因为山上夏天凉快些。
师:为什么山上凉快些?
生:因为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师:也就是说气温会受什么影响?
生:地形的影响。
师:那么,降水受地形的影响吗?
生:会。
板书: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
师:课件展示迎风坡和背风坡图,引导学生思考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生: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师:(小结)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受地形的影响,那么气候也受地形的影响,因此,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板书:3、地形
师:(过渡)现在同学们知道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我们在知道影响气候的主要有三大因素的同时,还要学会判断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师:(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到气候会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这些都是自然因素,那么,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呢?反之,气候会影响人类活动吗?又有哪些影响呢?
板书:四、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67页,总结气候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总结:
(1)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如:服饰、饮食、民居、交通等各个方面。
(2)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不同,因此,人类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课件展示图片及阅读材料——水稻种植与气候。
(3)气候异常会给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气候异常是相对气候正常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是不经常出现的,如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
反过来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影响途径:①改变下垫面的性质;②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如:二氧化碳和尘埃);③人为地释放热量。
课堂活动:
师:课本68页两个同学的对话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思考回答。
师:大家思考第二题的结果是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
师: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人民搬迁了,你知道是什么因素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吗?同学们阅读 “气候变暖”小资料,探寻答案。
为什么会气候变暖呢?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是什么呢?
1、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也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
人类应该怎么做呢?
1、全球合作
加强全球合作,通过开展合作,共同努力。
2、科学技术手段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使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禁止乱砍滥伐。
(3)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3、政策手段?
(1)直接控制
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
(2)经济手段
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
(3)鼓励公众参与
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
【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内容框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复习。
课件42张PPT。第一课时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课堂导入二月海南风光一、气候的地区差异气候的概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气候的特点:① 长时间
② 少变化气候的两个主要的要素:
气温和降水大兴安岭冬景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两大要素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气温降水复杂多样的气候气温和降水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特点气候的特点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的差异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全年湿润全年温和湿润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气候的差异阅读材料
柯本气候分类法
柯本,德国人,世界著名气象、气候学家。1918年创立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是广为使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采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同时也考虑了出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有明显特征的自然植被类型。例如,在热带地区,一年持续高温,全年多雨,在热量和雨水充足条件下生长着热带雨林,据此划分为热带雨林气候。按此方法,柯本将全球气候从赤道到极地,划分为5 个气候带。各气候带又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我们所学习的气候类型,就是以柯本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成因划分出来的。柯本(1846—1940)气候的分类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气候的分布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和西岸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南美洲、非洲和亚洲东南部的赤道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度左右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度至回归线之间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大致在南北纬10度至回归线间的大陆东岸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大致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亚洲大陆东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32度附近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广主要分布在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气候的分布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的分布温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终年高温多雨气温高,干湿季明显终年高温,年降水量大,干湿季明显气温高、温差大、降水量少冬季不冷,夏季较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季终年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温和湿润、年较差小气温极低,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候的类型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一)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具体气候类型
①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气候的类型(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①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②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③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④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二)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气候的类型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夏雨型)
②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冬雨型)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3)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②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1000mm左右。 (2)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气候的类型世界气候类型气候的地区差异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特点气候类型的判断课堂小结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位于??????洲南部的西岸,②地区位于______大陆西岸,③地区位于?? ?? 洲中南部的西岸,由此判断其主要分布范围是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2)下图所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①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该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为????????,而???????季降水相对较少。(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可判断该气候是?????????????气候,具有? ? ? ? ? ? ? ? ??的气候特点。非亚欧南美甲冬季 夏地中海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随堂练习第二课时气候要素变化及分布规律的成因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世界的气温及降水呈现上面图示的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有哪些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想一想课堂导入纬度位置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其气候寒冷。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地形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结)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冬季陆温低海温高,夏季陆温高海温低。近海迎风处降水多,近海无风处降水少,远海地区降水少。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影响因素影响气候的原因1、纬度因素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2、海陆因素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近海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3、地形因素
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山地的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
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影响因素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赤道地区某地南极地区某地影响因素太
阳
光影响因素60°N 40°N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影响因素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
降水少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因素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A坡降水多。因A坡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影响因素四、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如:服饰、饮食、民居、交通等各个方面。
2、气候与人类的生产活动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生长状况不同,因此,人类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影响阅读材料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气候的影响 气候异常是相对气候正常而言的。所谓气候正常,是指气候的变化接近于多年的平均状况,比较合于常规和较适宜于人类的活动和农业生产。异常:是不经常出现的,如严重干旱、特大暴雨、严重冰雹、特强台风等。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途径:
①改变下垫面的性质;
②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如:二氧化碳和尘埃);
③人为地释放热量。3、气候的异常气候的影响气候影响人类的活动(“我来讲”时间) 1.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
释。2.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
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
什么?气候的影响气 候 变 暖
人们常说,气候好像越来越暖了,冬天不像以前那么冷。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 ℃。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了。人类的活动影响气候(讨论时间) 3.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阅读下面的材
料,讨论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们应该怎样应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化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1、自然因素
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火山活动等。
2、人为因素
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候的影响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危害1.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气候变暖,可能会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也可能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 气候变暖导致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气候的影响?1、全球合作
加强全球合作,通过开展合作,共同努力。
2、科学技术手段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使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禁止乱砍滥伐。
(3)适应气候变化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3、政策手段?
(1)直接控制
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
(2)经济手段
征收污染税费,实施排污权交易,提供补助资金和开发援助。
(3)鼓励公众参与
包括向公众提供信息,进行教育、培训等。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气候的影响气候与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气候影响人类活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气候异常人类活动影响气候气候变暖影响对策课堂小结读亚洲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试从图中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归纳出亚洲的地势特点:???????????????。
(2)图中甲处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乙处是???????????群岛。
(3)图中丙处属于亚洲人口?????????(稀疏、稠密)地区,该处气候类型与右边气候资料图? ? ? ? ??相符。(填序号)
(4)地处亚洲中纬度地区的A,B,C三地年降水量由A到B到C呈现出??????(递增或递减)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部高,四周低青藏高原 马来稠密②递减海陆位置不同或跟海远近不同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