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8、7加几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多样化的算法。
3、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讲述: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闯三关”。
闯第一关:教师出示下面的口算题,让学生口答说说发现了什么。
7+3+2= 7+3+4= 7+3+9=
8+2+5= 8+2+6= 8+2+7=
讲述: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8、7加几)
二、探究交流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 ⑤8+7=8+2+5=15。
?? ⑥8+7=7+3+5=15。
2、教学小棒图。
??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组织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8+3= 7+6= 8+5=
课件15张PPT。8、7加几873□6□□□23986□□2235534668+2=8+2+2=8+2+5=8+2+8=8+2+6=8+2+3=1012151816137+3=7+3+4=7+3+5=7+3+2=7+3+7=7+3+9=1014151719128和2凑成108 + 7 =□□10□8+7=?25157和3凑成10 8 + 7 =□□□108+7=?3515方法一:方法二:7 + 9 =7 + 9 = □36 101616 10方法三:9+7=167+9=1616试一试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11613想想做做 28+4=□□□□8+8=□□7+4=□□□□□2210121010616311□217+8=□
7+5=□8+6=□
8+9=□8+5=□
7+7=□151214171314想想做做 39+8=□
8+9=□9+8=□
8+9=□9+7=□
7+9=□8+7=□
7+8=□171715151616想想做做 49个8个6个面包房有3盒面包,第一盒装了9个,第二盒装了8个,
第三盒装了6个。幼儿园王老师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
准备点心,每人一个,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考考你9+6=15答:买第一盒和第三盒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