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苏教版4平均分 课件(18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苏教版4平均分 课件(18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16 20:52:35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平 均 分(一)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将桃子分成两堆。一堆2个,一堆4个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将桃子分成两堆。一堆1个,一堆5个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将桃子分成两堆。两堆都是3个。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将桃子平均分。三堆都是2个,也是平均分。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1个2个3个4个412根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12根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自己试一试,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平 均 分平均分1归纳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2要点讲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首页平均分1归纳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2首页平均分一些物体时,可以把这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平均分1归纳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2首页平均分一些物体时,可以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然后按照份数去分。平均分1归纳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2首页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看能分得多少个;也可以先确定每份分得的个数,再看看平均分成几份。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每份都同样多。平均分1归纳总结平均分的含义平均分21、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2、先圈一圈,再填空。3、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一课时: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采了6个桃子,想把他们分给几个好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j教师先把6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k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l学生操作摆桃子。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j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6个桃子可以分成3份,每份2个,可以分成两份,一份两个,一份四个,也可以分成两份,每份三个…… 那么,你们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的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k小组或全班交流 l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 m师讲述:(结合板贴)像这样,每份都是2个或每份都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n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谈话:现在老师手上有8个桃子,要想把他们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再到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分完后给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老师把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相出了不同的办法,虽然分的个数和份数不同,但是每一份分分得同样多,也符合了平均分的定义了。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 j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再把8个桃子图片贴上去。 k谈话:同学们看黑板上的桃树,数一数树上有多少个桃子?如果老师想把它们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那么可以分给多少个小朋友呢?想一想! 板书: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l找几个学生上黑板“摘桃子”分给其他同学,要求每人分2个,看有多少位同学能分到桃子就是了。 m师小结:对了!8个桃子就可以把它2个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的也是“平均分”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再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书本第43页的“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木棒分一分,边分边写答案。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4、第3题 学生读懂题意,老师指导完成。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练习了用每几个为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