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有理数的加法 课时2(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1有理数的加法 课时2(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16 18:39:31

文档简介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请完成下列计算
(1)(-8)+(-9) (-9)+(-8)
(2) 4+(-7) (-7)+4
(3) 6+(-2) (-2)+6
(4) [2+(-3)]+(-8) 2+[(-3)+(-8)]
(5) 10+[(-10)+(-5)] [10+(-10)]+(-5)
思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试一试
我的发现:
小结 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a+b.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a+(b+c)21教育网
探究二: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呢?
例1 计算:16+(-25)+24+(-35)
解:原式=
思考:此题你是抓住数的什么特点使计算简化的?依据是什么?
www.21-cn-jy.com
探究三:试一试:计算下列各题
(1) 999+(-20)+1

(2)(+13)+(-21)+(+28)+(-10)

(3)(-2.48)+4.33+(-7.52)+(-4.33)

(4)


思考:使用运算律通常有哪几种情况,你会简便方法计算吗?
我的方法: 21cnjy.com
三、尝试应用
例2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单位:kg):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21·cn·jy·com
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2·1·c·n·j·y
要求:请同学们尝试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并比较哪一种更简便?
四、拓展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1)(+45.3)+(-9.5)+(+4.7)(2)(+2.5)+(+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蚂蚁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21·世纪*教育网
+6,-3,+10,-5,-7,+13,-10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五、小结归纳
1、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自评
☆ ☆ ☆
师评
【学习评价】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当堂达标】
1.当,,时,则
(1);(2).
2.已知是最小的正整数,是的相反数,的绝对值为3,则的值为__ _.
3.有下列说法:
①两数相加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均为正数;
②两数相加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均为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0.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绝对值与它们的绝对值的和相等,则( )
A.这两个有理数都是正数 B.这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
C.这两个有理数同号 D.这两个有理数同号或至少有一个为零
5.计算下列各题:
(1)(-3)+40+(-32)+(-8) (2)13+(-56)+47+(-34)21教育网

(3)43+(-77)+27+(-43) (4)(+2.5)+(+ )+
6、出租车司机小石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位:千米)如下:21cnjy.com
+15,-3,+14,-11,+10,-12,+4,-15,+16,-18.
(1) 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石距下午出发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 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耗油共多少升
自评
师评
☆☆☆
【学习评价】
答案:
1.(1)-9(2)-6
2.3或-3
3.B
4.D
5.-3 -30 -50 9
6.解:(1)(+15)+(-3)+(+14)+(-11)+(+10)+(-12)+(+4)+(-15)+(+16)+(-18)
=(15+14+10+4+16)+【(-3)+(-11)+(-12)+(-15)+(-18)】
=59+(-59)
=0(千米)
(2) 118(千米) 118×a=118a(升)
答:(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小石距下午出发地点的距离是0千米,即回到出发地点;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耗油共118a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课 型
新 授
单 位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3.情感、价值观: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完成下列计算
(1)(-8)+(-9) (-9)+(-8) (2) 4+(-7) (-7)+4
(3) 6+(-2) (-2)+6 (4) [2+(-3)]+(-8) 2+[(-3)+(-8)]
(5) 10+[(-10)+(-5)] [10+(-10)]+(-5)
思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试一试
【让学生用不同的数去尝试,是为了避免学生由一个例子即可得出某种结论。总的来讲,教科书中的尝试只起到说明的作用,运算律对所有有理数都成立实际上是直接给出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什么样的结论?加法交换律:a+b= .
2、计算后面两道题时,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试。
加法结合律:(a+b)+c= 。
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结论:
1、有理数的加法的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通过做题,同学讨论得出有理数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运算律,使学生逐步熟悉,正确理解。】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例3计算16+(-25)+24+(-35).
解:16+(-25)+24+(-35)
=16+24+(-25)+(-35)
=40+(-60)
=-20
例4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教科书图1.3-3)(单位:千克)。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
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90千克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
+1.8+1.1
=[1+(-1)]+[1.2+(-1.2)]+[1.3+(-1.3)]
+(1+1.5+1.8+1.1)=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一共905.4千克,总计超过5.4千克。
【例3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例4解法2说明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结合起来相加,可以使计算简化。这种方法使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试一试:计算下列各题
(1) 999+(-20)+1
(2)(+13)+(-21)+(+28)+(-10)
(3)(-2.48)+4.33+(-7.52)+(-4.33)
(4)

思考:使用运算律通常有哪几种情况,你会简便方法计算吗?
【这几道题是对有理数运算律的运用,对于第一题而言,既可以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相加,也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让学生用两种方法都算一算,从中体会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的作用。】
四、总结升华、反思提升
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
运算步骤: 巩固练习
知识点 :
1、加法交换律:a+b= .
2、加法结合律:(a+b)+c=
作业设计
1.用简便方法计算:(1)(+45.3)+(-9.5)+(+4.7)(2)(+2.5)+(+ )+
2.蚂蚁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
+6,-3,+10,-5,-7,+13,-10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在学习了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教材引人了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第二课时,就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进一步熟练加法法则的使用方法。学生对生活中数学兴趣极大。平时,不容易发现数学,就是教学中缺失了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我们平时观看的比赛,我们走路,用的时间等等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数学,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发动他们说出自己的身边的数学,对锻炼他们的数学思考思想、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极大的作用。
课件18张PPT。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人教 数学 七年级 上册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
有理数范围?请完成下列计算(1)(-8)+(-9) (-9)+(-8)
(2) 4+(-7) (-7)+4
(3) 6+(-2) (-2)+6
(4) [2+(-3)]+(-8) 2+[(-3)+(-8)]
(5) 10+[(-10)+(-5)] [10+(-10)]+(-5)=
=
=
=
=问题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试一试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的结合律:(a+b)+c=a+(b+c)问题4: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呢?例1 计算:16+(-25)+24+(-35)问题5:此题你是抓住数的什么特点使计算简化的?
依据是什么?解:原式=16+24+(-25)+(-35) =(16+24)+[(-25)+(-35)]=40+(-60) =-20
(1) 999+(-20)+1  
(2)(+13)+(-21)+(+28)+(-10)
(3)(-2.48)+4.33+(-7.52)+(-4.33)
(4)试一试:计算下列各题能凑整的先凑整简称凑整结合法(1) 999+(- 20)+1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
简称同号结合法(2)(+13)+(-21)+(+28)+(- 10)
(-2.48)+4.33+(-7.52)+(-4.33)
= [(-2.48)+(-7.52)]+[(+4.33)+(-4.33)]
=(-10)+0
=-10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简称相反数结合法(3)(-2.48)+4.33+(-7.52)+(-4.33)(4)遇到分数,先把同分母的分数或易于通分的分数相结合,简称同分母结合法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单位:kg): ?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例2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解法2解:我们以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则10袋小麦可记为:
1,1,1.5,-1,1.2,1.3,-1.3,-1.2,1.8,1.1
它们的和为:1+1+1.5-1+1.2+1.3-1.3-1.2+1.8+1.1=5.4
故:10袋小麦一共:90×10+5.4=905.4千克,10袋?小麦总计超过5.4千克?小 结一、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二、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1.用简便方法计算:
(1)(+45.3)+(-9.5)+(+4.7)
(2)(+2.5)+(+3 )+(+1 )+1达标练习2. 蚂蚁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厘米)
+6,-3,+10,-5,-7,+13,-10
(1)蚂蚁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点?
(2)蚂蚁离开出发点O最远是多少厘米?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行1厘米奖励一粒芝麻,则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413厘米54粒 用“﹥”或“﹤”符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提高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