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1(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2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1(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16 18:44:27

文档简介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什么是温差?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0C比 – 30C高多少度吗?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你来练一练:
50 – 20 = 50+(-20)= ;50 – 10 = 50+(-10)= ;
50 – 0 = 50 + 0 =
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的发现:
知识小结:有理数减法法则:
也可以表示成: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 减号 加号
2 减数 相反数
探究二:计算下列各题:
(1) 9 -(-5) (2) (-3)- 1
(3) 7.2 – (-4.8) (4)
你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是什么?和小组的人交流一下。
探究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我的解答:
三、达标练习
1.计算:(1) 3 - 5 (2) 3 -(- 5) (3) (-3)-5 (4)(-3)-(-5);

(5) - 6 -(-6) (6) - 7 - 0 (7) 0 -(-7) (8)(-6)- 6;

(9) 9 -(-11)-(-20) (10)(-5)-(-5)-(+5)
2.A、B、C三点的海拔分别是-17.4米,-119米,-72米。
问:三点中最高是哪一个?最低点为哪一个?最高点比最低点高多少?你答对了吗?
3. 选择题:
(1)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数一定是( )
A 0 B 正数 C 负数 D 0或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 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C 0 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D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C 0 减去一个数 ,仍得这个数; D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 0 ;
(4)差是-5,被减数是-2,则减数为( )
A -7 B -3 C 3 D -7
四、拓展练习
1.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试表示下列各式的符号:



⑴a+b__0; ⑵a-b___0;
⑶b-a___0; ⑷(b-a)-(a+b)___0
3.两个有理数的差是-5,这两个有理数各是多少?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具体的算式:
(1)两个有理数都是正数;
(2)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
(3)两个有理数异号.

【学习评价】
自评
☆ ☆ ☆
师评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
课 型
新 授
单 位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理解法则的合理性,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探索,体验减法到加法的转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渗透普遍联系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问题: 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日温差。
如果临沂某天最高气温是4℃,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该地的日温差是[4-(-3)]℃,其结果是多少呢?
【温差可以衡量一天的温度变化,由于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温差的计算就涉及有理数的减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你来练一练:
50 – 20 = 50+(-20)= ;50 – 10 = 50+(-10)= ;
50 – 0 = 50 + 0 =
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上述过程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归纳:有理数的加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让学生利用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得出结果,再与加法算式的结果比较,从而得出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加+3的结果相同的结论。
你能从上面的过程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如下结论:减去一个正数等于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以用字母简明地表示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法则。】
探究二:计算下列各题:
(1) 9 -(-5) (2) (-3)- 1
(3) 7.2 – (-4.8) (4)
你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是什么?和小组的人交流一下。
探究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通过例题来熟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在开始学时是容易出错的,这里配上这样的例子,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幻灯片出示:1.计算:(1) 3 - 5 (2) 3 -(- 5) (3) (-3)-5 (4)(-3)-(-5);
(5) - 6 -(-6) (6) - 7 - 0 (7) 0 -(-7) (8)(-6)- 6;
(9) 9 -(-11)-(-20) (10)(-5)-(-5)-(+5)
2.A、B、C三点的海拔分别是-17.4米,-119米,-72米。
问:三点中最高是哪一个?最低点为哪一个?最高点比最低点高多少?你答对了吗?
3. 选择题:
(1)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数一定是( )
A 0 B 正数 C 负数 D 0或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 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C 0 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D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C 0 减去一个数 ,仍得这个数; D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 0 ;
(4)差是-5,被减数是-2,则减数为( )
A -7 B -3 C 3 D -7
教师给学生时间思考,让学生自己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完成这些题。
【第一题是运用法则进行运算的基本题,对这些比较简单的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第二、三题是说明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四、总结升华、反思提升
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
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使学生更加明晰所学的知识。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
运算步骤: 巩固练习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作业设计
1.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试表示下列各式的符号:

⑴a+b__0; ⑵a-b___0;
⑶b-a___0; ⑷(b-a)-(a+b)___0
【拓展应用】
3.两个有理数的差是-5,这两个有理数各是多少?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具体的算式:
(1)两个有理数都是正数;
(2)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
(3)两个有理数异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同时将“问题” 贯穿于始终,运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不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件17张PPT。1.3.2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1.3.2人教版初中数学 七年级 上册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正确完成减法到加法的转化,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目标临沂某一周天气预报750 – 20 = 50+(-20)= ;
50 – 10 = 50+(-10)= ;
50 – 0 = 50 + 0 = ;
303040405050你来练一练:比较每横行的两个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 减号 加号
2 减数 相反数也可以表示成:a – b = a + ( - b )﹏﹏﹏﹏﹏解:(1)9-(-5)= 9 +(+ 5)
= 14减去(-5)等于加 -5 的相反数,变成做加法.(2)(-3)- 1 =(-3)+(-1)
= -4减去1等于加 1 的相反数,变成做加法.(3) 7.2 – (-4.8) = 7.2 +4.8
= 12减-4.8等于加4.8计算(1) 6 - 9
(2) (+4) - (-7)
(3) (-5) - (-8)
(4) 0 - (-5)
(5) (-2.5) - 5.9
(6) 1.9 – (-0.6) 牛刀小试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016年9月11日61721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
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思考题8848-(-155)=8848+155=9003
课堂练习:
1.计算:(1) 3 - 5 ; (2) 3 -(- 5);
(3) (-3)-5; (4)(-3)-(-5);
(5) - 6 -(-6); (6) - 7 - 0;
(7) 0 -(-7); (8)(-6)- 6;
(9) 9 -(-11)-(-20);
(10)(-5)-(-5)-(+5);
2.A、B、C三点的海拔分别是-17.4米,-119米,-72米。
问:三点中最高是哪一个?最低点为哪一个?最高点比最低点高多少?解:最高点为:-17.4米
最低点为: -119米
最高点比最低点高: -17.4-(-119)
=-17.4+(119)
=101.6(米)
答:最高点为:-17.4米,最低点为: -119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101.6(米)。你答对了吗?3. 选择题:
(1)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数一定是( )
A 0 B 正数 C 负数 D 0或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 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C 0 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D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C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C 0 减去一个数 ,仍得 这个数;
D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 0 ;
(4)差是-5,被减数是-2,则减数为( )
A -7 B -3 C 3 D -7
BC 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哪些新知识?a – b = a + (-b)减去一个数 , 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达标测试
1.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试表示下列各式的符号:
⑴a+b__0; ⑵a-b___0;
⑶b-a___0; ⑷(b-a)-(a+b)___0
A.正数 B.负数 C.0 D.以上都有可能B3.两个有理数的差是-5,这两个有理数各是多少?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写出一个具体的算式:
(1)两个有理数都是正数;
(2)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
(3)两个有理数异号.1.3.2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当堂达标】
有理数的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这个数的__________.
2、计算:
(1)(-)﹣(+) (2)(+3.7)-(+6.8)
(3)(-16)﹣(-10) (4)3.36-4.16

(5)(-5)-(-6) (6)0-(-3.6)
3、列式计算:
(1)比-8小17的数是什么?
(2)一个加数是-0.01,和是-25,则另一个加数是什么?
【拓展应用】
4、分别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1与-6的数的点. (2)表示-2.5与-7.5的数的点.
(3)表示数a的点与数b的点. (4) 表示数a的点与数-a的点.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
答案:1、加上,相反数
2、(1)(-)﹣(+)=(-)+(-)=-
(2)(+3.7)-(+6.8)= (+3.7)+(-6.8)=-3.1
(3)(-16)﹣(-10)=(-16)+(+10)=-5
(4)3.36-4.16=-0.8
(5)(-5)-(-6) =1
(6)0-(-3.6)=3.6
3、(1)-8-17=-8+(-17)=-25
(2)-25-(-0.01)=)-25+(+0.01)=-24.99
4、(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