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有理数的乘方 课时1(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5.1 有理数的乘方 课时1(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17 08:30:17

文档简介

1.5.1 乘方(1)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2.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
在an中,a叫做_____,n叫做_____,读作_________,当an看作
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_________.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计算:(1)(-2)1=___. (-2)2=4. (-2)3=___. (-2)4=___.
(2)21=__. 22=__. 23=__. 24=___.
【归纳】1.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
3.判断正误(打“√”或“×”)
(1)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
(2)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
(3)-44表示(-4)×(-4)×(-4)×(-4).( )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
释疑解难:
例1.计算:
(1)43 (2)(-5)2 (3)()4
例2.(1)-(-1)3×0.32
(-1)100×(-1)99
(-3)2×(-2)3
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填一填:
(1)在 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2)在(-2)4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3)在(-0.3)5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4)在5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_.
2、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
(2)2.1×2.1=
(3)(-3)×(-3)×(-3)×(-3)=
(4) × × ×× =
由以上题目可以总结什么的结论.
自评
☆ ☆ ☆ ☆ ☆
师评
☆ ☆ ☆ ☆ ☆
【学习评价】
1.5.1 乘方(1)
课 型
新 授
单 位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2.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探索乘方的意义。
3.情感、价值观:保持学习兴趣,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
生: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连续对折30次纸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对比,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探究过程要求:把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
(2)对折二次有几层?
(3)对折三次有几层?
(4)对折四次有几层?
(5)对折二十次有几层?
(6)对折三十次呢?
……
说说你的看法
试着做一做:
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
在an中,a叫做_____,n叫做_____,读作_________,当an看作
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_________.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计算:(1)(-2)1=___. (-2)2=4. (-2)3=___. (-2)4=___.
(2)21=__. 22=__. 23=__. 24=___.
【归纳】1.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
3.判断正误(打“√”或“×”)
(1)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
(2)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
(3)-44表示(-4)×(-4)×(-4)×(-4).( )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
三、释疑解难、精讲点拨
1、定义: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例1.计算:
(1)43(2)(-5)2 (3)()4
例2.(1)-(-1)3×0.32
(-1)100×(-1)99
(-3)2×(-2)3
四、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填一填:
(1)在 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2)在(-2)4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3)在(-0.3)5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4)在5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_.
2、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1)6×6×6 =
(2)2.1×2.1=
(3)(-3)×(-3)×(-3)×(-3)=
(4) × × ×× =
由以上题目可以总结什么的结论.
四、总结升华、反思提升
同学们,请你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收获。
【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巩固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乘方(1)
1、乘方概念 2、 性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
负数的奇数次幂都是_____
偶数次幂都是____
2、乘方的意义


作业设计
最佳解决方案

基础:1、计算下列各式:
(-3)2;(-2)3;(-4)4;-0.12;
-(-3)3;3·(-2)3;-6·(-3)3;(-4)2·(-1)5?
2、计算:
3a=-3,b=-5,c=4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
(1)(a+b)2; (2)a2-b2+c2; (3)(-a+b-c)2; (4)a2+2ab+b2?
4、当a是负数时,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1)a2=(-a)2; (2)a3=(-a)3; (3)a2=-a2; (4)a3=-a3.
拓展:
5、平方得9的数有几个?是什么?有没有平方得-9的有理数?为什么?
6、若(a+1)2+|b-2|=0,求a2000·b3的值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着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学生在小结时,对容易出现的错误概括地非常全面,甚至把课堂上没出现的错误也进行了举例,如:62不能写成2×6。可见,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教好,教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件30张PPT。1.5.1 有理数的乘方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2.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重点: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
2.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
方运算.难点:体会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
方运算.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 (5)对折二十次有几层? 探究过程要求:把一张纸进行对折、再对折……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小组探究 问题:(1)对折一次有几层?(2)对折二次有几层?(3)对折三次有几层?(4)对折四次有几层?…… ……(6)对折三十次呢? …… …… (1)对折一次有几层?2(3)对折三次有几层?2×2(2)对折二次有几层?(4)对折四次有几层?(5)对折二十次有几层?2×2 ×22×2 ×2 ×2说说你的看法(6)对折三十次有几层? …… …… 2×2 ×2 …… 2×2 ×2 2×2 ×2 …… 2×2 ×2 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___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
在an中,a叫做_____,n叫做_____,读作_________,当an看作
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_________.积幂底数指数a的n次方a的n次幂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计算:(1)(-2)1=___.(-2)2=4.(-2)3=___.(-2)4=___.
(2)21=__.22=__.23=__.24=___.-2-81624816【归纳】1.负数的奇次幂是____,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负数正数正数0(打“√”或“×”)
(1)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
(2)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
(3)-44表示(-4)×(-4)×(-4)×(-4).( )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
数.( )×√×√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
          读作:a的n次方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运算乘方也可读作:a的n次幂概念定义: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n底数(因数)指数(因数的个数)幂= an概念理解  乘方也和加、减、乘、除一样是
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下面是五种运算及运算结果的一览表。
填一填:(3)在(-0.3)5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
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0.35负0.3的5次方 负0.3的5次幂(4)在5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_。
513(2)在(-2)4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 读作
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_; -24负2的4次方 负2的4次幂 (1)在 中,底数是___,指数是____,读作
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说明底数和指数。自我探究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1)6×6×6 =
(2)2.1×2.1=
(3)(-3)×(-3)×(-3)×(-3)=
(4) × × × × =试试你的火眼金睛思考:说说下列各数的意义,它们一样吗?
表示3个2相 乘表示2个3相乘例1:计算 观察例1的结果,乘方运算的符号有什么规律?想一想: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正数
偶次幂是负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自我总结 练一练:(1) (2) (3)
(4) (5) (6)(7) (8) (9) (10)=-1=1若n为正整数,则
(-1)2n=____ (-1)2n+1=____1-1例2:计算 巩固练习:计算目标检测
1、在 中,底数是 ,指数 ,
2、 读做 ;
3、 的结果是 数(填“正”或“负”);
4、计算: = ;
5、计算: = ;
6、 。
46-4的7次方或-4的7次幂负-80目标检测
7、 = ,
8、m 的底数是 指数是 ;
9、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10、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结果是 。
11、在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结果是 。
12、 的个位数字是 。
1m153228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所示:7试试你的火眼金睛思考:请指出下列幂的底数与指数并说说下列各数的意义,它们一样吗?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
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真的230×0.1=1073741824 × 0.1
=107374182.4(毫米)
≈ 107374(米)≈ ≈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2、负数的奇数次幂都是_____
偶数次幂都是_____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____正数负数正数0求n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思考:
(-1)的偶数次幂为___.
(-1)的奇数次幂为___.
1的任何次幂为____.
0的正整数次幂为____.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重复,但结果却是惊人的。做人也要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也会令你惊喜的。乘方精神1.5.1乘方(1)达标检测
班级: 姓名:
【当堂达标】
一、判断(打“√”或“×”) (1)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1.(???) (2)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3)-44表示(-4)×(-4)×(-4)×(-4).(???)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二、填空1、在46 中,底数是_____,指数_____,
2、(-4)7读做_____;
3、(-2)15的结果是_____数(填“正”或“负”);
4、计算:(-2)3 =_____;
5、计算:()4 =_____;
6、1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7、m 的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8、在 -53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
9、在 -()2 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结果是_____。
10、在(-)2 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_;结果是_____。
11、 22011的个位数字是_____。
【拓展应用】
12、计算:(1)0.258×48
(2)(-1)2n+(-1)2n+1
【学习评价】
自评
师评
☆☆☆
参考答案:
判断
(1)×
(2)√
(3)×
(4)√
二、填空
1、4;6;2、-4的7次方;3、负;4、-8;5、;6、1;1;7、m;1;8、5;3;9、;2;;10、-;2;11、8;
12、计算:(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