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7 08:2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发明是什么?它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两种重要的交通工具?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影响?温故知新 20世纪被称为是普通人的世纪,因为普通人遭受了最大的痛苦。
--丘吉尔人类 = 战争? 5200多年历史中
大小战争:14500多次 2.8次/年
近2000年 无战争的日子:58天
战火中丧生: 36.4亿人
毁灭的财富:可铺宽150公里、厚10米的金带,环地球一圈。
——据 邵锡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东南大学学报》958期) 统计数字 战争自古有之,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材料一: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
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材料二: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
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
响整个世界。材料三: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展示整体世界基本形成列强争夺殖民地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913 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殖民地情况表1870 年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了这种情况
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1、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演说
2、假如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战吗? —— 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87年) 思考:导致德国与英国的矛盾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精读 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议一议一、背景——(1)英德矛盾市场殖民地争夺铁血宰相俾斯麦法国战败:①法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割让予德国;②规定法国付出五十亿法郎作为赔偿德国在战争所失;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一、背景——(2)法德矛盾一、背景——(3)俄奥矛盾 第一条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侵略,意大利也负担同样的义务。
第二条 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另一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履行盟约的理由。
——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针对法俄两国 1、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进攻法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
2、两国陆军参谋本部应该常彼此合作,以准备和便利上述措施的执行。在和平的时候,它们应将它们所获知的有关三国同盟的军队的情报互相知照···
3、本协定的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
——法、俄“军事协定”针对三国同盟殖民霸权、海上霸权协约国同盟 国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德英法俄意奥18791882189219041907代表同盟国集团代表协约国集团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思考: 2、20世纪初,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怎样改变?为什么? 英国与俄、法结盟。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1、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大陆均势。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插手欧洲事务。“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疯狂的扩军备战(单位:万人)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茨· 约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被立为皇储,他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1914年6月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检阅军事演习,而此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所以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火药桶俄国、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同盟内部争夺领土巴尔干国家反对外来干涉与侵略民族矛盾巴尔干内部矛盾为什么巴尔干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①民族关系复杂 ②列强争夺和插手(主要) 结合教材 及地图,说说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夫妇,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日益尖锐。2、欧洲列强之间出现三组主要矛盾,最终形成两大军事集团3、萨拉热窝事件 ——根本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的爆发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三、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施里芬,德意志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他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进行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2—3个月结束战争。准备近10年的“施里芬计划” 四、欧洲三条战线和交战双方 “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 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1915年-1916年战争第二阶段三大战役,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1917年-1918年战争第三阶段美国、中国参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战争以同盟国失败告终1914年战争第一阶段主战役。兵力:一百五十万人。伤亡:三十四万人。结果:德国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形成 相持局面。1、大战的第一阶段 1914
(1)西线:德 法马恩河战役进入相持阶段巴黎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德国陷入长期两线作战。西线进入相持阶段马恩河战役——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2)东线:俄(德)普鲁士
 
 奥地利(3)战局:德“施里芬计划”破产,东西两线陷入持久的阵地战。俄败俄胜2、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1)东线:1915
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
(2)西线:1916(最关键)
①凡尔登战役 1916.2
德军意图:
经过:
结果:
影响:
②日德兰海战:1916.5
影响:英海军仍掌握制海权  迫法退出战争
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
德计划失败
最具决定意义、一战转折点巴黎 日德兰海战——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英军仍掌握着制海权。         ③索姆河战役 1916.6
协约国意图:
经过:
影响:
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英首次使用坦克
一战规模最大战役
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方向转化(3)战局:交战双方相持不下,元气大伤巴黎 有亲历战场的人写道:“当这些大炮向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击了’。整片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都弹痕累累,甚至堆着三层沙包的地方也是如此。所有十字要道都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的。到处都是各种残骸,被击毁的战车、大炮 ,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几个月以来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四大战役表1916.2—1916.121916.6—
1916.11—西线
英法PK德西线
法PK德西线
英法PK德西线
英PK德德国撤退第一次大规模
“施里芬计划”破产法军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士气衰落未分胜负规模最大德国损失小,英掌握制海权最大的一次海战具有决定意义
(转折点)
时间最长3、第三阶段:1917—1918(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啊!我把你变成了
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美国参战 材料1: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
材料2: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万美元,1919年为639亿7千万美元,增长156.7%。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 ★一战爆发后美国为什么采取中立政策?是否真的做到不偏不倚?中立的实质是什么?(1)国内传统孤立主义政策影响 (2)远离战场,免受战争破坏 (3)扩张重心在亚太和拉美 (4)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实质:维护国家利益。问题探究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美国参战借口 材料3: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威尔逊1917国会演说★美国何时参加一战?威尔逊认为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美国参战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1)1917年4月(2)目的: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
(3)美参战原因: A、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B、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 ①美德关系:美德关系紧张;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为美参战提供借口。 ②美国与协约国关系:经济联系的加强密切,为保证巨额贷款能归还,希望协约国能胜; ③俄国二月革命,战争形势利于同盟国,美国担心利益受损 。问题探究 中国参战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战争?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中国参战原因:受列强控制;段祺瑞借参战之名,欲获日本的军事援助,以达到扩充自己实力的目的。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短暂春天。(2)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3)在帝义操纵下,北洋军阀混战加剧,人民遭难; (4)战后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俄国退出一战 关于一战,有人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主要指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俄国经济特别落后,战争引起的危机特别严重
B.俄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
C.俄国最早建立工人政党
D.俄国工人政党没有受到机会主义的毒害(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2)同盟国集团的崩溃★请阅读课文,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同盟国集团在一战最后阶段的变化。变化:1、由攻到守2、由战争到求和3、由和谈到投降战争的结局: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分析同盟国崩溃失败的原因1、经济力量的对比:德奥处于劣势。2、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失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3、同盟国的内部矛盾: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①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
②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
③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④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残酷的战争zxxkw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规模涉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多万,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损失约3000多万美元 。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为了保卫主权和独立而战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C)1918年11月,战争结束了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可能根本上变革各国社会和国际秩序。1915-1916年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能明显的进展,陷入“堑壕战”。战争已不再像当初人们相信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思考: 一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认识:从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国家强化国家到认识到战争是丑陋的、毫无意义。
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灾难性战役——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影响——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开始的标志——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根本原因—— 性质——凡尔登战役一、背景
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 和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直接原因)
3、导火线: 事件。(1914年)
二、经过( 年—— 年)
1、爆发:1914年,奥匈帝国向 宣战,战争爆发。
2、欧洲主要战场: ; ; 。
3、主要战役: 。(1916年)
4、加速结束: 参战;俄国爆发 ,退出大战。
5、结果: 失败。(1918年)
三、性质: 。
四、影响: 。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19141918塞尔维亚西线 东线 南线 凡尔登战役 美国 十月革命同盟国 总体上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消极:灾难和破坏
积极:客观上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C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 B ) 4、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C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