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下历史分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1923
三、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六、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七、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八、十年建设时期 1956----1966
九、文革时期1966-1976
十、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后
课标要求:(包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参考第五单元)
1、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2、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21教育网
单元特征:
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21cnjy.com
单元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略)
学习目标2: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补充:1、形成背景: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
国际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主观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分析
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指导
2、形成过程:
(1)诞生(萌芽): 时间:从中共诞生到 时期: (1921年—1927年)21·世纪*教育网
活动(内容):广泛调查研究,运用 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中国的 和 ;【出处:21教育名师】
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 和依靠 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力军的问题)
著作:《 》、《 》【来源:21cnj*y.co*m】
(2)初步形成: 时间:井冈山时期(1927年—30年代初)
内容:创造性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 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 ”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版权所有:21教育】
(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走向成熟: 时间:1937—1945年:-- 时期(代表作、“新”概念)www.21-cn-jy.com
著作:《 》、《 新民主主义论 》(1940,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
内容: ①在分析 基础上,对中国 的历史进程做了详尽完整的论述。他指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 革命,第二步是 革命。
②创造性地提出 革命的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③在 年召开的中共“ ”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 写进党纲
(4)丰富发展: 时间: 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时间: 年(河北西柏坡)
②主要内容:I.党的工作重心 ;
II.规定了 ;
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① 内容:规定 ;
② 地位: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
著作: 《论十大关系》、
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的
地位:在 理论方面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毛泽东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提出了独特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精髓(灵魂):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概念: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 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 ,也是 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 的作用
补充: 概括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最重要、最突出) 2.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5.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6.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难点点拨:
1、将毛泽东思想分为萌芽、形成、成熟、发展四个阶段,识忆毛泽东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内容
2、分清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思想主张
学习目标2: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补充:形成背景: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发展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形成过程:
1、酝酿阶段:1976—1982年
1978年, 的讨论形成建国以来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 》21·cn·jy·com
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 。2·1·c·n·j·y
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初步形成:1982年—1992年
①1982年:在中共 大上,邓小平提出 ;
② 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 ;
第一次
3、发展深化:1992年—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 的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提出“三个有利于” ;
“南方谈话”标志着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1992年中共十四大大:提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正式确立:1997年
1997年:中共 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概念:邓小平理论?(P88)
★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把 2-1-c-n-j-y
同 结合, 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 和 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1*cnjy*com
★ 学法指导: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 十一、二、三、南、四、五
十一、二、三、四、五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 南方谈话、 十四大、 十五大。
对应------------------开始、 明确提出、系统概括、 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写入党章
★ 过程:(关键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志着理论走向成熟
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知识拓展: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了解)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外部条件的理论:和平与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战略步骤的理论:三步走战略;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建设所依靠的力量: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等等。
学习目标3: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www-2-1-cnjy-com
背景:
国际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21*cnjy*com
国内背景: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 的新问题;(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这些变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回答。)
2)内涵: 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的发展要求。
②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的前进方向。
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的根本利益
3)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 各个方面,是一个 的思想体系,是指导
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 ,创造性的回答了 。
4) 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继承和发展
写入党章:在 年中共 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三大思想比较:(重点掌握)
思想体系
创立者
写入党章
解决问题
思想精髓
历史作用
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中共七大
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实事求是、
独立自主、
群众路线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
十五大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代表”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
十六大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