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9 数学广角数独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 9 数学广角数独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17 13: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数独问题”教学设计
上课教师姓名:莫运全 市:贺州市 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学校: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三小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二年级下册 页:110~112页
【设计理念】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本课通过创设灵活多样、层次分明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推理过程,进而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索出推理的方法,并通过让学生表达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最后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1教育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二课时第110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第4~7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对实验教材重新编排,单独设置“推理”单元进行教学的第二课时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了第一课时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条件猜出一行或一列的一个或两个数字是很容易的,而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运用合理推理解决行列组合的数独问题。什么是推理呢?推理的定义是这样的: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未知结论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推理注重的是思维的过程。因此,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本节课课题定为“猜猜、想想、说说、画画”,使学生经历从随意地猜,到有依据地想,再到有条理地说,有选择地画,以及从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到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的简单推理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3. 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能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猜测、操作等活动,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及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A
4
师:同学们,数学的海洋里有许多知识宝藏,可是,却被设下了重重密码。你能解开密码,就能从中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想试试看吗?(出示课件)
1
4
B
3
在右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字密码,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猜一猜,A、B分别是几?指名说。21·cn·jy·com
师:要使A是唯一的,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小结:在四个格的行列中,需要知道三个不同的数,才能推出剩下的一个格子中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推理密码游戏,复习旧知——排除法,并激发学习兴趣,从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过渡到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为解决问题铺垫基础。2·1·c·n·j·y
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课件出示例2,读题,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有4行4列、1~4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每行或每列中最多只有两个已知的数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每行或每列中最多只有两个已知的数字,少了一个条件,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看一行一列的组合情况。
2、出示课件,猜数,说说你怎么猜到结果的?
1

1
4

1
4

A
2
4
3
B

3
2
C


3、观察三幅图:A、B、C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领悟到了什么方法?
小结:一个格子所在的行与列只要出现三个不同的数时,这个行列交叉、共有的格子里的数就能唯一确定。经过一个格子画一横一竖,像在写什么字?(“十”字),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十”字寻数法)
4、例2问题解决,想一想先填哪个格子,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填出所有格子中的数。
5、简介数独,板书课题:“数独”一词来自日语,意思是“单独的数字”或“只出现一次的数字”。它就是一种填数字游戏,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因可以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游戏,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行各种数独大赛。 21cnjy.com
【设计意图】分化难点,逐步推进,由一行一列过渡到四行四列。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讨论推理的过程与结果,并观察三幅图A、B、C位置的共同特点,然后归纳出求解过程的共同特点。渗透类比与化归的基本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从随意地猜,到有依据地想,再到有条理地说,有选择地画。 www.21-cn-jy.com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独立完成110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第4~6题,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应用环节,思维训练层层深入。由此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推理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回顾反思,总结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说给大家听听。(引导学生说数独问题的基本推理方法)
师:同学们,“十”字寻数法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了,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还有更多有趣而难度更大的数独游戏等着你去玩呢!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细心观察,你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更加敏锐,收获也会更多。
【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与方法及时总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节课的知识点与重难点,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使头脑越用越活。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题,收集数独游戏互相分享。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不能是一个知识点的终结,而应该是所学知识拓展的开始。通过课堂向课外的延伸,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从而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数独问题
【设计思路】
数独又叫九宫格,它是一种数字谜题,源自18世纪末的瑞士,后在美国发展、并在日本得以发扬光大。中国是在2007年2月28日正式引入数独。 2007年2月28日,北京晚报智力休闲数独俱乐部(数独联盟sudokufederation前身)在新闻大厦举行加入世界谜题联合会的颁证仪式,这标志着中国的数独研究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接轨,它将给数独爱好者带来更多与世界数独爱好者们交流的机会。在上课前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同学们认识数独的并不多,可以说知之者甚少,亲自动手做过数独的同学们更是廖廖无几,因为这种游戏全面考验做题者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虽然玩法简单,但数字排列方式却千变万化,所以不少教育者认为数独是训练头脑的绝佳方式。  
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和技能:.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能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着重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通过“猜猜、想想、说说、画画”以及同桌交流,在启发引导中渗透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在练习中巩固“十”字寻数法的运用,达到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教学策略的选择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数独问题,很容易一错而全错。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思考状态,首先以“猜密码”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降低难度,分化难点,由一行一列到四行四列的组合过渡,从中探索解决数独问题的一般方法,明确“寻找行列交叉格子所在行列的不同的3个数,再用排除法解题”的方法,从中体验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数学的魅力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继而巩固练习,反思学习中的得失,并将课堂知识延伸拓展到课外,后续的活动将促使学生充满好奇心地去探索数学,发现数学,真正积极主动接受“思维体操”的洗礼,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