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7 09:4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目的达到了吗?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希望落差新旧思潮发生激烈的冲突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时间:
2、代表人物:
3、标志:
4、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青年杂志》创办发表《敬告青年》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内容吃人的礼教旧道德草菅人命一、丈夫必须死掉
二、终身不得改嫁旧道德如何束缚人的思想压制人的自由
剥夺人的权利(德先生) (赛先生) “ 西洋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法则。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旗帜和口号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秀才: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实际: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重形式难理解重内容好理解 兰花草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感受新文学的魅力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132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运动中存在着对东方文化的绝对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着后来。积极性: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新文化运动评价:本课小结: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办“民主”、“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积极:是一次……;动摇…,使中国人接收……,为……起了铺垫作用。
局限:对……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开端 想一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 对不对?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为纪念先哲,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07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 1914年袁世凯祭孔场面 当时袁世凯进行“祭孔”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先进的知识分子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现今全国大力宣扬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巨大反差呢?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
创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