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 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单元概述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 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国民革命的高潮:国民革命 :1924年至1927年1926年北伐战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准备—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结果:背景(1)中共三大(2)孙中山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合作实现的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合作的表现: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的组织者:时间:总司令: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胜利进军:高潮—国共合作的实现广州国民政府1926年国民革命中得到的教训: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中共三大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人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得到什么认识? 此时,成立后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寻找战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1923年6月12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莫斯科的代表近40人代表了全国420名党员出席大会。
中共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波澜壮阔的大革命作了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孙中山认识到必须改组国民党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问,“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和李大钊经常促膝谈心,废寝忘食。经过深思熟虑,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苏联的建议,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合作实现的标志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24年1月地点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主持孙中山广州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国民党一大会址,现在广州市东山区文明路125号“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整个中国的解放,而国内各民族应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凡革命的个人和团体,都享有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除了“平均地权”以外,又增加了“节制资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合作的表现黄埔军校建立
时间
全称总理地点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建校宗旨周恩来蒋介石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革命者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合作的表现黄埔军校建立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这些来自于五湖四海的青年后来大部分成为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在此后20余年的岁月中他们曾经并力克敌,内驱军阀、外抗强敌。也曾因为各自的理想与追求不同而争锋沙场,角逐民心。黄埔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孙中山逝世 1925年1月26日,先生被确诊为肝癌,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最终于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孙中山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弥留之际,孙中山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希望他的革命主张和革命主义能够得到实现。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归纳孙中山一生主要革命活动3.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4.1907年组织广西起义。8.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1913年组织二次革命。10.1924年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1.1894年成立兴中会。5.提出三民主义。2.1895年组织广州起义。7.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6.1911年组织黄花岗起义。11.1924年创立黄埔军校。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国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纪念孙中山先生吴佩孚(直系军阀)孙传芳(直系军阀)张作霖(奉系军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战果总司令蒋介石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蒋介石)我不牺牲,
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
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
家孰与存。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战果主要战场湖南、湖北1926.7.北伐开始 广州长沙上海南昌南京1927.1.迁都武汉杭州郑州济南北京沈阳武汉武汉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五原武昌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①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②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③一路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北伐主要战役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①北伐作战方针正确②国共两党齐心协力③北伐将士浴血奋战④工农群众大力支援④军阀之间各自为战蒋介石发布查禁工人集会的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步人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结果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 “国民政府”。12日凌晨,上海总工会等处的工人纠察队被强迫缴械。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十万人的群众大会、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被缴枪械。队伍进行到宝山路时,第二十六军突然从埋伏处冲出,向人群扫射,当场打死一百多人。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市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几天之内,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
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同时,阎锡
山在山西,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与此同时,
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时
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了严重挫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结果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时间
建立者地点1927年南京蒋介石政策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蒋介石,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统一全国1928年,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了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