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发动者和帮凶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及时间: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美国、俄国
易错微析
1.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及目的易错。
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及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例题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
B.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
C.1857年,英法联军直逼天津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来判断。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根据时间,可知选B。
例题2
“迟至1863年,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告知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863年,中国皇帝致函林肯,发此函时,中国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可知选A。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想要(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1840—1842年
B.1856—1958年
C.1856—1860年
D.1842—1860年
3.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和帮凶分别是(
)
A.英美和法俄
B.英法和美俄
C.英国和美国
D.美国和日本
1.B
解析: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选B。
2.C
解析: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C。
3.C
解析:由关键信息“1856年”“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选C。
4.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主凶是英法联军,帮凶是美俄,故选B。微考点: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易错微析
对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的记忆易错。
俄国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而中俄《瑷珲条约》是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例题1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绘制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如今中国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行占领了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后果
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割占我国领土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使中国国土面积发生变化,故选D。
例题2
新疆建省后,其管辖范围同伊犁将军府所管辖范围相比,面积缩小了不少。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的签订
C.《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
D.《中俄续喀什噶尔界约》的签订
答案:A
解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俄国割占这一地区领土的条约有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等,由此可知选A。
1.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回归中国,这百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也就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边的领土。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是沙俄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改订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4.在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趁火打劫,用卑劣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
)
A.100万平方千米
B.80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20多万平方千米
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
1.B
解析:通过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故选B。
2.B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获得的主要好处也在于此,故选B。
3.B
解析:通过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6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地最多的条约,故选B。
4.A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选A。
5.C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侵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故选C。
6.
D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东北、西北的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使我国版图由形似“大葡萄叶”变成了形似“大公鸡”,故选D。微考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一致;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两次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
易错微析
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的理解易错。
两次鸦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例题1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
B.都是因鸦片输入而引起的
C.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D.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答案: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相一致,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选A。
例题2
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最能使我们牢记的是(
)
A.落后就要挨打
B.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
C.鸦片危害严重
D.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
答案:A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及一系列屈辱条约的签订深刻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故答案为A。
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利
B.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4.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是维护正当中英贸易的战争
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C.都是为争夺鸦片市场而发动的战争 D.都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战争
5.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相隔多少年(
)
A.14年
B.15年
C.16年
D.17年
1.B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一致,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结果相同,都是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领土和主权;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故选B。
2.A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权益,故选A。
3.B
解析:从根本原因上看,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失败,主要是清朝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故选B。
4.B
解析:此题是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的考查。两次鸦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故选B。
5.C
解析:此题是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的考查。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是1856年,二者相隔16年,故选C。微考点:火烧圆明园及出逃的皇帝
1.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抢掠。为掩盖罪行,英
法联军放火焚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2.出逃的皇帝: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清朝皇帝咸丰逃往承德。
易错微析
1.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易错。
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出逃的清朝皇帝易错。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出逃的清朝皇帝是咸丰帝。。
例题1
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咸丰十年”是(
)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火烧圆明园的时间。由关键信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咸丰十年。由所学知识可知,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故“咸丰十年”是1860年,答案选D。
例题2
“欲盖弥彰”意为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使真相更加暴露出来。这一成语适合对下列哪一事件的形容(
)
A.英国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B
解析:适合用“欲盖弥彰”这个成语形容的事件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抢掠,为掩盖罪行,放火焚烧圆明园,故选B。
1.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信中提到的强盗是(
)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八国联军
D.美法联军
3.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处废墟(下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沙俄侵占我国领土
4.历史地图以简明、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看,历史地图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下边这幅战争形势示意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时
D.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期
5.
火烧圆明园时,清政府在位的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6.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了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1.D
解析: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所以说出现低级的历史错误。答案选D。
2.A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两个强盗”“圆明园”“付之一炬”可知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所以信中提到的强盗是英法联军,故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读图片可知是圆明园遗址,故获得的信息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答案选B。
4.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由关键信息“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圆明园”可知,这一形势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选B。
5.B
解析:火烧圆明园时,清政府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故选B。
6.D
解析:由题干信息“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可知观点是从文化、文明角度来讲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灾难,故选D。微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易错微析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易错。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其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例题1
以下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战争期间中国大片领土被割让
D.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答案:B
解析: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选B。
例题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C。
1.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下列关于列强的侵华罪行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是(
)
①占领香港岛
②火烧圆明园
③俄国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④屠杀旅顺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不包括(
)
A.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B
解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充当帮凶。在此期间,俄国通过签订条约,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故答案为B。
2.
B
解析:由关键词“圆明园”可知与之相关的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
3.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趁机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故选B。
4.
A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故答案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