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且具有根茎叶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下列分类等级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界
B.纲
C.科
D.种
3.蕨类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主要原因是
A.植物矮小怕光
B.根系吸水能力较弱
C.体内无输导组织
D.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4.下列植物中,与银杏的特征相似点最多的一组是
A.松、水杉、苏铁
B.大豆、水稻、杨树
C.松、柏、草莓
D.葱、玉米、苏铁
5.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的是
①藏羚羊
②白鳍豚
③扬子鳄
④鸵鸟
⑤猫头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节
C.具有贝壳
D.足分节
7.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8.下列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9.有“裸子植物故乡”之称的国家是
A.日本
B.中国
C.俄罗斯
D.美国
10.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数量
B.等级
C.形态结构
D.大小
11.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植物杂交培育优良新品种是利用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物的变异性D.生物的选择性
12.下列微生物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A.青霉菌
B.酵母菌
C.鬼笔鹅膏
D.乳酸菌
13.南京中山陵一带有一种不起眼的小草——琉璃草,最新研究证实琉璃草具有抗淋巴结核的功效。这一发现说明许多现在还不了解的野生生物具有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没有价值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大型到小型
15.系统地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著作是
A.《寂静的春天》
B.《本草纳目》
C.《自然系统》
D.《物种起源》
16.当人类祖先从树上到地面生活时,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促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取食
B.学会制造工具
C.脑容量增加
D.牙齿数量增加
1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
A.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B.陆地上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C.海洋中原始的多细胞藻类
D.陆地上原始的多细胞藻类
18.人们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A.生态旅游
B.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
D.就地保护
19.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C.自然界的生物要为争夺食物和配偶而斗争
D.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21.苔藓植物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
22.蕨类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23.鱼类的身体比较软,因此属于软体动物。
24.娃娃鱼属于鱼类。
25.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6.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
27.蝴蝶、蜈蚣、蚂蚁和会织网的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
28.狼与虎的亲缘关系比猫与虎的亲缘关系近。
29.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30.现代人和现代猿的牙齿完全相同。
三、连线题
(每题1分,共8分,并请将所连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
31.将右侧的生物种类与左侧生物相连
(1)蒙古野驴
A.鸟类
(2)朱鹮
B.爬行类
(3)扬子鳄
C.两栖类
(4)大鲵
D.哺乳类
32.将右侧学说与左侧学者相连
(1)米勒
A.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2)赫胥黎
B.将人归为哺乳纲灵长目
(3)达尔文
C.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4)林奈
D.实验证明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四、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2分)
33.观察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填空.
(1)填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A
B
C
D
E
.
(2)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______位于细胞壁外,主要起保护作用;______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3)细菌的营养方式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A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D
D
D
A
D
C
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B
A
B
B
B
A
B
三、连线题
(每题1分,共8分)
31、(1)D
(2)A
(3)B
(4)C
32、(1)D
(2)C
(3)A
(4)B
四、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2分)
33、(1)A、 荚膜
B、细胞壁
C、细胞膜
D、核质(DNA)
E、鞭毛
(2)球菌、杆菌、螺旋菌、荚膜、鞭毛
(3)腐生 寄生(可调换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