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6 猫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16 猫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17 16: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16.猫郑振铎图片欣赏:(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郑振铎注音:
污涩
怂恿:
怅然:
蜷伏
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

Sǒng yǒng
chàng
quán
bēi
chéng
wàng不经考虑地说出断定的话鼓动别人去做不愉快的样子读一读猫第一次养猫
(1、2)第二次养猫
(3—14)第三次养猫
(15—34)细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主题:
1、表现“我”严于律
己的精神。
或者做人的道理。
2、揭示生活中发生
不幸的原因。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按句式说话:从( ),我看到了一只( )的猫。(1)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2)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难过酸辛→怅然愤恨→后悔莫及 1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
冷遇,2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
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3用前两只猫亡失的
痛苦感受反衬第三只猫给我的刻骨铭心的
悔恨,更深刻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联系全文来谈谈2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铺垫
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比上一句话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开拓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课后二
1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的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1、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课后三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借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问题探讨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第二只猫是宠物,如果它咬死芙蓉鸟,当然也觉心疼,但会把责任归咎于张婶不小心,至于猫呢,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假如……1、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2、我开始觉得我错了。“是”字 加强语气更体现我自责之情品味语句、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 同情弱者 严于自省 勇于自责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课后四1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小猫的可爱花费时间之长,可以看出猫的可爱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1、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2、我很愤怒,叫到:“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3、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地位低下一口咬定 语气强烈否定反问 语气更强品味语句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课后四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
3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3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
用在猫身上,2形象生动的表现了猫的可爱。4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2 强调了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从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道理?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冤枉了别人,如果对方难以辩解,那更会给自己留下痛苦。学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1、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
2、明白做人的道理:
(1)面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2)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3)要勇敢、乐观、自信、阳光的面对生活,不能生活在自己和别人的阴影里。不要自卑、自闭,要开朗大方、勇于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主 题 理 解: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
人接物,
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讨 论:(1)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2)“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 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阅读训练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了”?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3、“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答: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答:心理活动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
答:“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清率地作出了判断。( 30_34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